伊万的临场指挥让人感到很无语,感觉比国足更像业余队,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那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新加坡之战没。国足2-0领先,按理说稳操胜券,可伊万偏要玩心跳,下半场一口气换上3个前锋!结果新加坡人抓住国足后防空虚,愣是把比分扳平了。赛后连新加坡门将都看不下去了,高接低挡扑出好几个必进球,这哪是足球比赛?分明是伊万自导自演的闹剧!更离谱的是对阵泰国的生死战。谢文能抽筋倒地四次,右后卫高准翼急得直跺脚,连球迷都扯着嗓子喊换人,可伊万就像个聋子似的无动于衷。最后还是中方教练摔矿泉水瓶抗议,才换下那个快跑断气的球员。这种让人看不懂的换人逻辑,简直让人笑掉大牙!有球迷调侃:"伊万临场指挥的脑回路,估计和国足的传中成功率差不多都是负数!"

伊万的用人之道让我摸不着头脑我,我觉得伊万最大的败笔,就是对中国球员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他非要让边路飞翼韦世豪去打前腰,结果这位中超金靴在沙特人面前像只无头苍蝇。要不是武磊拼了老命,国足早被撕成碎片了。更离谱的是,归化球员塞内加尔天才萨尔戈被死死按在板凳上,反倒是毫无大赛经验的曹永竞成了右路黑洞,被沙特边锋爆成了渣渣。最气人的是对黄紫昌的弃用。这位26岁的边路爆点,在中超踢得风生水起,可伊万愣是把他关在更衣室门外。赛后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了:"这老头子怕是活在2010年吧?"有球迷扒出伊万执教山东队的录像,发现他现在用的战术和当年如出一辙。可问题是,现在的球员早就不吃那一套了!

伊万的战术体系更让我一头雾水,伊万引以为傲的442菱形中场,在亚洲强队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对阵日本队时,国足被对手用传控玩弄于股掌之间,全场0射正的耻辱数据,直接创了队史最差纪录。更讽刺的是,日本队主帅赛后都说了:"我们研究国足的菱形中场?不,我们研究的是怎么打穿它。"对阵沙特的生死战,伊万又把双塔拆了。拜合拉木和张玉宁这对高空组合,硬是被拆成林良铭+韦世豪的竹竿组合,结果沙特中卫布莱希全场12次抢断,把张玉宁玩得团团转。这哪是战术调整?分明是自断双臂啊!有专业记者分析:"伊万的战术设计就像用诺基亚功能机去对抗苹果iPhone,连最基本的系统升级都没做。"

话说到这,伊万最大的短板,就是年龄带来的思维僵化。他宁愿相信43岁的郑智还能飞奔全场,也不愿给23岁的方昊机会。有球员私下吐槽:"伊万眼里只有老将经验,可足球场上的经验,早被对手研究透了!"更可怕的是,这种保守心态直接影响了决策。对阵日本队时,明明该收缩防线打反击,伊万却硬着头皮和对手对攻,结果被灌了7个球。赛后连沙特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我们从未见过如此慷慨的东道主!"有球迷犀利总结:"伊万就像个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的探险家,地图是旧的,方向也是错的,能找到出路才怪!"

当然,把锅全甩给伊万也不公平。国足的失败,其实是青训断层、联赛泡沫、管理混乱等多重问题的集中爆发。但作为主教练,伊万难辞其咎。他既没有里皮临危受命的魄力,也没有扬科维奇知人善任的智慧,更没有本土教练的接地气。用球迷的话说:"他就像个穿着西装的古代县令,拿着旧船票硬要登上现代巨轮。"

回顾国足的选帅历程,从卡马乔到里皮再到伊万,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总想找救世主,却忘了足球的根本在于体系。当日本队用传控碾压,沙特用归化称霸,我们还在为该不该让张玉宁拉边这种问题纠结,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或许,是时候打破固有思维了。与其迷信70岁的欧洲老帅,不如给本土少帅更多机会。毕竟,足球场上最动人的风景,永远属于敢于冒险的年轻人。就像网友说的:"让塞鸟、韦世豪、方昊他们自由连线,未必就输给沙特!"毕竟,这个时代,早就不属于那些守着旧船票的老船长了。
江湖骗子[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