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大授衔,两位兵团副司令成少将,副军长却是中将,啥原因?

凌瑶看趣事 2025-03-24 04:16:42

1955年秋季的时候,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这次授衔的主要依据除了1952年的定级之外,资历、职务和战功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以此为标准,产生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一般来说,担任过兵团副司令的将领,在大授衔的时候,军衔是比副军长要高的。但55年大授衔的时候,有两位担任过兵团副司令的将领成了少将,一位副军长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是为何呢?

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刘永生,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福建上杭人,1927年在张鼎丞的影响下参加革命,一年后加入红军队伍。不论是参加革命的时间还是加入红军的时间,刘永生都不算晚,而且红军时期他的职务也不低,1932年的时候就当了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过王涛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闽粤赣边纵队司令和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

红军时期的团长,抗战时期的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副司令,这份资历怎么看似乎都应该是中将起步。那么55年的时候,刘永生为何只是少将呢?原因就在于战争年代他长期在闽西一带打游击,没有进入过主力部队。出任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的时候,已经是1949年的11月了。由于长期在地方打游击,带领的兵力有限,打过的大仗不是很多,因此战功也不是很突出。

实际上,刘永生原本也有过加入主力部队的机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刘永生已经奉命前往二支队报到。作为一名战将,谁不想跟随主力部队打大仗呢?不料开进途中,上级找到他,希望他能留守老区,返回闽西继续打游击。这不是强制命令,而是征求他的意见,刘永生完全可以拒绝。但他知道上级一定有难处,否则不也会在自己即将进入主力部队的关键时刻让自己留下来。

因此刘永生没有犹豫,又返回了闽西,继续打游击,主动放弃了一次难得的加入主力部队的机会。1952年定级的时候,担任过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的刘永生仅被定为副军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在地方打游击,战功拖了后腿。三年后大授衔开始,副军级将领可授少将也可以授大校,担任过兵团副司令的刘永生最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84年,刘永生将军病逝,享年80岁。

四野15兵团副司令贺晋年,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贺晋年是土生土长的陕北籍红军将领,红军时期担任过红81师的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进入八路军留守兵团任职,担任警备第一团团长。几年后调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担任警备第三旅旅长。抗战胜利后,贺晋年跟随部队进入东北,担任过东野11纵司令和四野15兵团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江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和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

1952年定级的时候,贺晋年被定为副兵团级。红军时期他的最高职务是师长,八路军时期当过旅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四野兵团副司令,再加上陕北红军这个山头因素的加成,正常情况下,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应该是妥妥的上将。但最终他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是为何呢?1950年6月,在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的提议下,贺晋年从江西军区调到了东北军区。

在东北军区,贺晋年身兼多项要职,除了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他还兼任东北军区卫戍部队司令员、防空部队司令员和装甲兵部队司令员。高对贺晋年十分倚重,军区的许多事情都交给他主持。后来高岗走错了路,贺晋年前去看望他的时候,没有和他划清界限,还给予了安慰,因此在55年大授衔的时候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预授衔的时候,他仅被授予大校军衔,毛主席得知后认为很不妥当,这才改授少将。2003年,贺晋年将军病逝,享年93岁。

一野第2军副军长杨秀山,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湖北沔阳人,15岁参加革命,一年后加入红军队伍。之后跟随贺龙南征北战,累积战功升任红4师副政委。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进入抗大学习。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秀山进入八路军120师任职,担任骑兵营教导员,几年后升任358旅副政委。抗战胜利后,他先是跟随贺龙在晋绥一带和阎锡山作战。不久后进入西北野战军任职,跟随彭德怀在大西北与胡宗南和马家军作战,解放战争末期升任一野第2军副军长。

1952年定级的时候,杨秀山被定为副军级。三年后大授衔开始,预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在当时的情况下,副军级授少将很正常。但贺龙得知杨秀山的军衔后,认为授低了,亲自出面,找到了负责评衔工作的罗荣桓。当时副军级将领授少将很正常,为何贺龙却认为杨秀山的军衔授低了呢?这还要从他对红二军团所做的贡献说起。

贺龙手下多猛将,杨秀山是猛将中的猛将,每到战斗关键时刻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贺龙第一时间想到就是杨秀山。1935年8月,红2军团在板栗园和敌第85师发生激战。敌军依仗火力优势死命顽抗,战斗陷入了僵局。为了赶在敌人的援军到来之前结束战斗,贺龙把杨秀山派了上去。杨秀山以部分兵力正面强攻,自己则率主力从左翼沿着险峻的小道摸上了敌军的主阵地并突然开火。

敌军遭到袭击后阵脚大乱,贺龙趁机指挥部队发起总攻,打了一场大胜仗,光俘虏就抓了1000多人。战斗中,杨秀山被敌人炮弹的碎片击中,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只取出了几块大弹片,剩下的14块小弹片则留在了体内。一年后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过六甲的时候,遭到滇军孙渡部的围攻。杨秀山再次临危受命,率领红18团打冲锋,硬是为全军杀开了一条血路。

激战中,杨秀山的头部负伤,军医杨鼎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刀片划开头皮,为杨秀山取出了一块大弹片。剩余的几块小弹片由于位置太深,无法取出。这次重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杨秀山不得不经常休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战功和升迁。55年大授衔的时候,杨秀山体内还有21块弹片无法取出。鉴于他对红二军团所做的重要贡献,贺龙认为授少将低了。为此他亲自找到罗荣桓,述说了杨秀山红军时期的贡献。经过综合衡量后,杨秀山被授予了中将军衔。2002年,杨秀山将军病逝,享年89岁。

0 阅读:184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