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家对联欣赏:云影当空,箫声何处?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5-04-08 10:01:04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有三更。

——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这片广袤的大地。当仰望天空,云影悠悠,洁白如雪,飘逸似梦,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画师信手挥洒的杰作。那云影与平静如镜的水面相互映衬,平分了这秋意浓浓的景色。水天一色,如梦如幻,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思绪也随之飘荡。正如古代文人墨客所描绘的那般,秋景总是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韵味。

扁舟过桥下,那轻盈的小船宛如一片飘零的树叶,缓缓驶过。此时,寂静的夜晚被一阵箫声打破,这箫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它在空气中飘荡,萦绕在人们的心间。或许是某位孤独的文人雅士,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借箫声抒发内心的愁绪;又或许是一位民间艺人,以箫声诉说着生活的酸甜苦辣。那箫声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愈发显得清幽寂寥,为这扬州的二十四桥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从古至今,这座桥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

这对对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图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下面是对这对联的阅读理解:

上联解析:

胜地据淮南:开篇点明地点,这是一个位于淮南的风景名胜之地,暗示了此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景色宜人。

看云影当空:通过“看”字引领视觉感受,描述了天空中云朵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高远而悠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可能是晴朗的白天。

与水平分秋一色:此句进一步描绘秋色之美,云影与水面相映成趣,秋色仿佛被两者平分,既展现了秋水的清澈,又体现了秋云的轻盈,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下联解析:

扁舟过桥下:视角从宏大的天空转向细腻的水面,一艘小船悠然划过桥下,增添了一份静谧与闲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可能已经转至傍晚或夜晚,因为小船的活动常在日落之后更为频繁。

闻箫声何处:通过听觉感受引入,箫声悠扬,但来源不明,给人以神秘和遐想的空间,增添了整个场景的文艺气息。

有人吹到有三更:点明箫声的持续时间和深夜的静谧,三更时分(即深夜),说明吹箫人可能是在深夜中独自吹奏,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夜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整体理解:

这对联通过上下联的巧妙对仗,不仅展现了淮南胜地的自然风光之美,还通过云影、水色、扁舟、箫声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声光交融的秋日夜景图。上联侧重于宏观的自然景观,下联则转向微观的人文情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诗意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夜,感受着那份超脱与宁静。

0 阅读:3

樵耕诗话词有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