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下架!央视315曝光:国民酸奶再暴雷!家里有小孩的要注意

卡门的事 2025-03-20 04:14:02

每年3月15日,都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时刻,而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更是在食品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竟然是平日里备受欢迎的“国民酸奶”!

“外表酸奶,内在却是科技小甜水。”

消息一出,全网震惊,许多家长以为,酸奶本是给孩子准备的营养饮品,没想到,这却成了影响孩子健康的一大隐患。

儿童肥胖的“推手”

酸奶可以说是不少孩子都喜欢喝的饮品之一,因为酸奶的营养价值高,家长也乐意给孩子买,没想到,在315曝光的一些假酸奶中,营养成分几乎少得可怜。

真正的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这些假酸奶呢?蛋白质含量低得可怜,远低于国家标准。

有检测数据显示,部分假酸奶每100克中的蛋白质含量甚至不足1克,连普通牛奶蛋白质含量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反之,它们却有大量的白砂糖、香精、增稠剂等添加剂。

可以说,这些假酸奶就是“糖水+添加剂”的组合,打着酸奶的旗号,却毫无酸奶的营养内涵。

这些添加剂不仅没有任何营养,还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不少风险。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部分假酸奶每100克中含糖量可高达15克左右,热量更是超过100千卡。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代谢旺盛,对能量的需求较大,但他们的运动量相对不稳定。

当长期摄入这些高糖、高热量的假酸奶后,多余的能量无法及时被消耗,就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

据统计,在肥胖儿童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长期大量饮用这类假酸奶,其肥胖风险比正常饮食的儿童高出约30%。

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形象,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且,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等器官进行代谢。

然而,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代谢这些添加剂的能力较弱,长期摄入这些添加剂,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不仅如此,小作坊生产的假酸奶,由于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不达标,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当孩子饮用这些细菌超标的假酸奶后,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会被打破,有益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有害菌大量繁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

成本低廉,暴利惊人

假酸奶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泛滥成灾,背后的一大驱动力就是其惊人的暴利。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假酸奶的成本低到令人咋舌,每瓶成本可能仅需几毛钱,有的甚至低至0.3元左右。

生产厂家使用廉价的乳清蛋白粉替代生牛乳,再配上大量的甜味剂、香精等添加剂,就能轻松制作出所谓的“酸奶”。

然而,它们在市场上的售价却并不低,零售价往往能达到2-3元一瓶,是成本的数倍之多。

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不少不法商家趋之若鹜,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也要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他们利用消费者对酸奶的喜爱和信任,通过各种虚假宣传和包装手段,将这些劣质产品推向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而假酸奶的产地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多出自山东、河南等地的小型食品厂。

这些小厂生产条件简陋,缺乏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它们主要瞄准四五线城市的县城及批发市场。

据行业数据统计,在一些县域市场,假酸奶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能达到20%左右,严重扰乱了当地的酸奶市场秩序。

“假酸奶”的套路

其实,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花钱找罪受,只能怪商家玩“眼力游戏”。

比如在包装上,商家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误导消费者。

他们将“酸奶”二字用醒目的大字印刷在包装最显眼的位置,恨不得让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到,就好像在大声宣告“我是正宗酸奶”。

而“饮品”或“饮料”等真实属性的标注,却被用极小的字体藏在角落,颜色也浅淡得如同隐形一般,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种“大字酸奶,小字饮品”的包装设计,无疑是商家故意为之,利用消费者在购物时的视觉习惯和快速浏览的特点,巧妙地误导大家以为自己购买的是真正的酸奶。

面对市场上真假难辨的酸奶,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学会一些实用的辨别方法,才能在选购时不被忽悠,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关。

在酸奶的包装上,有一个神秘的“密码”——产品标准代号,它就像酸奶的“身份证”,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其真假。

真正的酸奶,执行的产品标准代号通常是“GB19302”,这是国家为发酵乳制定的统一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产品,才有资格被称为酸奶。

而那些假酸奶,要么没有标注标准号,要么标注的是其他与酸奶无关的标准。

而且,按照国家规定,配料表中的成分要按照添加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真正的酸奶,配料表的第一位必须是“生牛乳”或者其他乳制品,这意味着牛奶在酸奶中的含量是最多的,能保证酸奶的营养和品质。

如果配料表的第一位是水,那就基本可以断定这不是真正的酸奶,而是打着酸奶旗号的饮料。

同时,我们还要留意配料表中的添加剂。

一般来说,配料表越简单越好,首选只有生牛乳和发酵菌的酸奶。

如果配料表中出现了大量的白砂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添加剂,那就需要谨慎购买了,这些添加剂不仅会降低酸奶的营养价值,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而在查看营养成分表时,我们重点要关注蛋白质和糖分这两个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发酵乳每100克的蛋白质含量要≥2.9克,风味发酵乳每100克的蛋白质含量要≥2.3克。

蛋白质含量越高,说明酸奶的营养价值越高。

总结

食品安全无小事,假酸奶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再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必须行动起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在购买酸奶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按照我们前面介绍的方法,仔细辨别真假,不要被商家的虚假宣传和诱人包装所迷惑。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那些不法商家和违规行为,要敢于说“不”,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0 阅读:46

卡门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