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学:考古所见齐国乐舞

豆豆评历史 2023-06-17 06:53:02

乐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艺术体裁,它集诗歌、舞蹈、音乐于一体。齐地乐舞中,有倾倒孔子的《韶》乐和“有力如虎,执辔如组”、“章闻于天”的《万》舞,又有让季桓子“往观终日,怠以政事”的《康乐》舞,还有令鲁定公观而惧之的《莱乐》等等。这些乐舞都是齐国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

琴音论“和”

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以琴音为喻,指出音乐需要气息、动作等的配合,需要多种乐器搭配,五音、六律、七阶等都要有所使用,这样乐曲的清浊、长短、哀乐、高低等才可相辅相成。“同”如琴瑟声调单一,毫无不同;而“和”则如众音相和,互为补充,相互成就。

齐《韶》,是周代齐国的大型宫廷乐舞。它来源于舜《韶》,脱胎于周《韶》,在周代齐国盛行 800 年之久。《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示范为帝的德行。

季札论《韶》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鲁国叔孙穆子请吴公子季札观看《韶箭》(即舜《韶》乐,也称《箫韶》),季札赞叹:“德之至哉,大矣!”他评价舜《韶》乐歌颂舜之盛德,气魄宏伟,如天地之大,再没有比这更高更完美的境界了。

见舞《象箭》《南》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箭》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译文/

公子札看到跳《象箭》《南》舞,说:“美啊,但还有所遗憾。”看到跳《大武》舞,说:“美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像这种情况吧!”看到跳《韶》舞,说:“像圣人那样的弘大,尚且还有所惭愧,可见当圣人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舞,说:“美啊!勤劳而不自以为有德,如果不是禹,还有谁能做到呢?”看到跳《韶箭》舞,说:“功德到达顶点了,伟大啊!像上天的没有不覆盖,像大地的没有不承载。盛德到达顶点,就不能再比这更有所增加了,聆听观看就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别的音乐,我不敢再请求欣赏了。”

莱人献乐

《莱乐》是齐东方莱吏人的乐舞,原属民间俗乐范畴。后来被纳入宫廷,成为礼乐之一,这也集中体现了齐文化的开放、包容特性。《莱乐》经常参与朝贡、会盟的表演活动,《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了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会见,犁请献莱乐之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