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却不能封喉?对日战略总被动,琉球问题能让中国逆转乾坤吗

漫步心灵田野 2025-04-17 17:33:14

二战结束后,中国在跟日本打交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一套清晰的日本对策。这是因为二战后,日本被美国的大人物麦克阿瑟给“削弱”了,以至于到现在,日本都没能展现出什么真正的“实力”。所以,要是从战略上来看,中国对日本的策略其实就是要处理好跟美国的关系。只要跟美国关系处好了,日本就怎么也闹不出大动静。也正因为这样,中日关系老是被中美关系牵着走,中国这边也没有个明确的对日办法。

没错,这也能看成是中国对日本态度上的一种历史延续。从公元663年白江口那场中日首次交锋算起,中日之间已经打了五次架。头三次,中国都是赢得挺痛快,不过说来也怪,这些打胜仗并没能让中国对日本形成啥长久的战略压制。

近代以后,日本因为明治维新,一下子变成了强国之一,这也预示着中日第四次交锋,中国可能会吃亏。一方面呢,中国历朝历代都没太瞧得上日本,不是叫它“倭国”,就是说它是“小国”。再加上东海挡着,日本一直以来都没法真正威胁到中国。

另外,古代的中原王朝主要是靠小农经济过日子的大陆文明,他们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一直没太放在心上。要说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海洋方面稍微有点成绩的,也就郑和七次出海那会儿了。但郑和出海,一方面是想找找失踪的朱允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大明的威严。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在海上开疆辟土。正因为这样,小日本才有了机会慢慢壮大起来。

中国在二战里赢得特别不容易,这让日本人觉得,他们之所以会输,主要是因为美国和苏联加入了战争。所以,日本对苏联是怕得要命,而对美国呢,感情就复杂多了,既喜欢又怨恨。

不过得说说,虽然中国在很长时间里没对日本有啥明确的战略,但咱们一直都有对付日本的法子。虽然中日因为历史上的那些事儿,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很难再走到一起,但中国还是不想看到日本和美国老是闹别扭。同时呢,咱们也想借着日本的资金和技术,给中国经济添把劲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更是看重日本的这两个长处。

从1972年中日两国开始建交,一直到21世纪头几年,中日关系吧,说实话,挺尴尬的,就像是个“别扭的蜜月”。但不管怎样,两边都没真的撕破脸。可这种微妙的平衡,在美国搞起“亚太再平衡”战略后,就被打破了。日本头一个就在钓鱼岛问题上跟中国过不去,从那以后,中日关系就算是彻底闹僵了。

得说说这事儿,就在那会儿,中国对日本那套政策也不太管用了。改革开放以后啊,中国吸引日本人的地方,主要就是市场大、劳动力便宜。可到了2014年,咱们国家的GDP超过了日本,这给日本人心里头留下了挺深的阴影。再加上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劳动力价格也往上涨,现在中国对日本那些制造业企业的吸引力,早就没以前那么强了。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让日本一直自豪的传统汽车和氢能源领域显得力不从心。这对日本多年来精心打造的汽车工业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打击巨大。

受多种因素推动,日本的企业圈子慢慢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不过这里面也藏着他们对中国的某种算计。

日本那些右翼分子老想抹去历史,但他们心里跟镜子一样清楚,抗战那会儿他们在中国干的坏事一桩桩一件件。中国找日本算账,那只是迟早的事。

所以,日本拉拢东南亚、印度还有蒙古这些国家,打算一起围着我们中国搞个小圈子。这事儿吧,别说跟美国的岛链策略有点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所以说,美国和日本那是真的“志同道合”,这也就是为啥日本那么乐意跟着美国,一起对中国搞围堵。

从美国针对中国的策略角度看,2014年以后,中国在对待日本上的战略和政策就没怎么起作用。日本那边呢,虽然有些人想摆脱美国,自己说了算,还有人说要同时看重亚洲和欧洲,但这些想法在日本政治圈就是站不住脚。

现在,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日本也越来越依赖美国。这种情况下,任何想要挑拨美日关系的政治手段,都像是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该咋看日本?中日关系该咋处?还有,对日本,我们得有个明确的战略,这战略该咋定?

因此,当把北方四岛的名字换成南千岛群岛,冲绳也改叫琉球以后,中国对日本的策略就慢慢明朗了,说白了,就是以牙还牙,用对方的招数来对付对方。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的规矩主要靠两个重要文件撑着,一个是《开罗宣言》,另一个就是《波茨坦公告》。这两个文件白纸黑字写着,日本的地盘就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加上边上的1000多个小岛。换句话说,琉球群岛根本就不是日本的一部分。

历史上,琉球可不是日本的一部分。得说清楚,琉球王国以前是个独立的国家,虽然跟中国有点关系,算是附属国,但因为隔得远,又有大海挡着,中原那边其实从来没真正管过琉球。所以说琉球“回归”啥的,没啥意义。要是这么算,那越南、朝鲜半岛也能说“回归”,这显然不对劲儿。

琉球在1372年正式成了中国的附属国。后来,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琉球又开始向清朝进贡,表示臣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872年,那时候日本强行占领了琉球,把琉球国改成了琉球藩。算一算,从琉球成为中国藩属国到那时候,整整过了500年。

1879年,日本硬是把琉球给划进了自己的地盘,还给它改名叫“冲绳”。打那以后,琉球就成了日本47个行政区域里的一个。

二战打完后,美国人像赢家一样,顺利掌控了琉球群岛。不过,琉球位于美国第一岛链的重要位置,意味着美国不会轻易让琉球恢复独立。所以,美国在琉球群岛安排了大量军队驻扎。

到现在,美国在琉球群岛上还是建了41个军事基地,驻扎着2万5千名士兵,这些人占了驻日美军的大部分,差不多是三分之二。像普天间、嘉手纳这些大名鼎鼎的基地,都位于琉球群岛。

1972年,那是美国接手琉球已经27个年头了。琉球王国啊,一直没能找回它失去的国家地位。就在美国和日本那些矛盾里,他们居然不顾《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硬是把琉球又划给了日本去“管”。

说白了,琉球群岛在历史和法律层面都不是日本的地盘。以前呢,中日两边对琉球这事儿都默契地不提,但日本老说“台湾一出事,日本就跟着有事”,中国这回的举措,日本可能没料到。可从法律道理上讲,中国的反应那是站得住脚的,没啥好争议的。

每个行动背后往往都有政治上的打算。中国把冲绳叫做琉球,这事看着像是“做个样子”,但其实是在挑起琉球主权归属的争议。这和卢大使谈论的波罗的海三国地位不明确的说法,挺有相似之处的。

中国在琉球问题上有所动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回击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挑衅和在台海地区的频繁搅局。但往深了说,这也是在给中日关系定个调子。

自打美国又回到亚太这地界儿,中日关系就像是让日本给拽着走了。钓鱼岛那点事儿、东海的争端,还有一堆影响中日关系的事儿,都是日本先挑起来的。现在咱们主动把琉球这事儿摆到台面上来说,就是要改改这被动的局面,自己掌握主动权。琉球这事儿啊,说不定能成为咱们手里的一张大牌,到时候能让日本头疼不已。

但静夜史觉得,琉球保持“有动静但不独立”的状态,对中国来说最为有利。琉球要是想独立,头一个难题就是美军驻扎和日本大量移民的事。说起来,冲绳战役那会儿,琉球人死伤二十多万,再加上战后日本移民,现在琉球原住民只剩下不到十万人,只占8%。这么点儿原住民,根本没法撑起琉球的独立建国。

就算琉球真的建起了国家,它也会碰到个大麻烦。这么个小地方,想当中立国?门儿都没有。你看瑞士,说是永久中立,结果一个月里就变了好几次卦。琉球要是站了哪一边,最后肯定都不好受,它这样不稳定,说不定还会让我们对日本或者太平洋的政策乱套。

有人可能自己乐呵着说琉球通过“公投”想加入中国,但真相是,中国根本不会认可通过这种地方“公投”加入或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做法,一点都不会接受!因为如果中国允许了这种地方“公投”,那就相当于给了台湾一个可以公投离开中国的法理借口,这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没什么区别。

因此,琉球没法自己单干,更不可能通过投票就加入中国。你想啊,琉球归日本管,但又不是日本的一部分,这就像中国手里握着个能牵制日本的把柄。日本要是敢不听话,咱们就动动这个把柄,就算不让它伤筋动骨,也得让它心里不痛快。再说句实在话,咱们表面上可能说着支持琉球搞独立运动,但实际上并不会真的让它独立。说实话,琉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受着日本的限制,甩不掉。对中国来说,这其实是个挺明智的选择。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