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准备要将国名更改为巴拉特?那巴拉特究竟是什么意思?

嘉慧评国际 2023-09-07 09:46:01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的例如“今日印度”、“印度经济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纷纷表示莫迪政府很有可能会在今年9月18日至22日所举行的特别会议上 ,提出将印度的国名India更改为:“Bharat”巴拉特的决议。

事实上从今年的G20峰会,印度政府向各国的客人派发的晚餐邀请函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因为印度在该邀请函上就已经用巴拉特取代了印度的名字,并将印度总统 德劳帕迪·穆尔穆也改称为了巴拉特总统 ,而不是以往的印度总统。

如果觉得印度这个国名不好,为何不早改掉,直到2023年才提出?不过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印度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想要改国名的呼声一直很高。

例如在2020年,印度方面就曾经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印度国名从India改成巴拉特或印度斯坦,理由是India这个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巴拉特或印度斯坦更能仅映印度的历史传统。

不过当时最终这一申请并没有通过,印度最高法院最终将这一申请直接给驳回了,当时印度最高法院给出的理由是:

在印度的宪法当中已经明文规定,India就是Bharat巴拉特,这两者本身就是一样的,不明白申请者为何要改国名。

那这个所谓的Bharat(巴拉特)在历史中又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原来Bharat这一名称确实是比印度要早得多,Bharat是梵语,它字面上的含义是寻找光明或者知识者、博学多闻的人,此外Bharat、Bharata或者Bharatvarsha等词根如果再往前追溯,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文献史诗《摩诃婆罗多》以及往世书,在阴德的往世书里,Bharata被描述成南方海洋以及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

而Bharat的得名最主要还是来自一位古印度雅利安人时期的一代明君Bharat,当时的印度人为了追念上古贤良的明君,便用他的名字作为国家的代称,这一点就有点像咱们中国人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而印度的名称最早则出现在较晚一些时候的莫卧儿王朝时期,当时印度还不叫India,而是称作Hindu或Hindustan,古文里咱们中国人常将其称作身毒、贤豆、天竺等。

中国古代典籍《身毒叛乱记》

而Hindu则是来自波斯语的词汇,其源头来自梵语的sindhu,河流的意思,在波斯语里Hindu是印度河的意思,Stan则是地区的意思,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北部先后遭到波斯国王居鲁士、大流士等的侵犯,被波斯国纳入半途,Hindustan这个名称便由此出现。

印度河在古希腊语里称作indos,该词由古波斯语演化而成,后来又渐渐演变成了英语India,因此从历史上来说印度这一名称的确是要晚于巴拉特。

至于印度人为何千方百计想要将印度改成巴拉特,是因为他们认为印度是一个外来词汇,而且是伴随着殖民侵略的耻辱历史,是奴隶制的象征。

多年来,印度人民党一直想要抹去跟“印度莫卧儿王朝以及殖民历史有关的各种名称,再加上印度政府一直在推动民族主义的议程,想要从宪法世俗推进到建立起一个印度教的国家。

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印度经济的飞快发展,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空前膨胀,在这样的 大背景,不排除印度真的会强力执行改国名的政策。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评论,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帮忙点一下关注哦!

0 阅读:2

嘉慧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