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妥协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曾要求蒙古回归中国

夜雪浏览过去 2025-02-21 06:16:45

1928年中共六大后,向忠发成为我党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1930年5月,周恩来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国执行党的六大决议的情况。

在此期间,李立三是中共内部实际领导人,他以性格暴烈和不妥协而著称。

李立三

1930年5月,蒋冯阎军阀大战爆发,31岁的李立三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认为国民党的统治正在崩溃,中国革命必将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后的阶级决战。

他迅速提出在武汉成立中央苏维埃政府和全国暴动的计划,同时要求:

“苏联必须积极准备战争,放弃五年计划”;“蒙古在中国暴动胜利时,立即发表宣言,与中国苏维埃联合,承认蒙古是中国苏维埃联邦之一,紧接着出兵中国北方”;“西伯利亚十万中国工人迅速武装起来,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作战,从蒙古出来,援助中国,向敌人进攻”。

足够震惊吧!在他的蓝图中,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共产国际只是配角。

共产国际很快知道了李立三匪夷所思的计划和主张。

众所周知,苏联和其影响的共产国际,援助和指导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强大的盟友,对抗西方帝国主义,保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的安全,支援中国是次要的,或者说是一种实现其政治和战略目的的手段,这一点我们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和逻辑上都很清楚。

但现在突然冒出一个李立三,不顾当时国际国内局势,对苏联指手画脚,要求苏联置自身安全于不顾,放弃五年计划,全力配合中国革命,并要求蒙古加入中国苏维埃,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接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共产国际毫不犹豫地停发了中共的活动经费。要知道,那时中共90%的经费都来自共产国际。加之他的左倾冒险计划,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损失,李立三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下台!

1930年9月,瞿秋白、周恩来回国纠了他的错误,不久他奉召去苏联学习,实际上是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

周恩来

今天看来,当时李立三之所以这样激进,是有其原因的:之前,他成功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三次大的运动,并取得辉煌胜利:

1)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他担任总指挥,当时严密的组织使当局不敢镇压,是我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刘少奇评价:“这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

2)1935年五卅运动。给了日本和军阀以沉重打击,从中,他本人、也让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各阶层民众,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威力。

五卅运动

3)1927年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这是一次让英国颜面扫地的重大胜利。

所以,有了这三次胜利,李立三信心爆棚,对革命形势异常乐观,因为他看到了民众力量的强大和帝国主义及军阀虚弱的一面。

李立三是一个信念坚定、而富有激情的人,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妥协性,这对于一个党的领导人来说本是难能可贵的,但李立三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

瞿秋白烈士

有人说,他当时才31岁,太年轻了。但那时的革命者都很年轻,周恩来32岁,瞿秋白31岁,而周白二人却对形势认识得很深刻。

所以,作为党的领导人,光有激情和理想是不够的,还要有对时局和形势的洞察力以及实现理想的手段。您认为呢?

参考资料:金一南:《浴血荣光》、《苦难辉煌》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