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历史长久。
远古时期,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至此台湾岛形成。夏商时期,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1万余名将是30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利用先进文化和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三国到九至十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宋元时期,汉族人在澎湖也有相当数量,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设澎湖巡检司,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成为中国对台湾地区首次设立官署。1387年,应明朝实施禁海令,废除澎湖巡检司。直至1563年开放海禁后,大陆与台湾人民往来不绝。明朝末年,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至此,台湾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1624年,荷兰殖民者为了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侵略台湾。1626至1642年,西班牙也曾侵占台湾,后被荷兰驱逐。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38年间,掠夺台湾资源,压迫人民。九年后,台湾人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台湾收复。1684年,清朝设置台厦道,与厦门共设一府三县,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从此台湾与中国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更加密切。1894年,日本须以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迫于局势的紧张,朝廷想到了刘铭传。十年前奉召北上的情景犹在眼前。很快,慈禧太后颁布懿旨,撤销对刘铭传的处分,恢复其职务。不久又令其迅速北上进京。历史仿佛又在重演,而此时在合肥老家已病魔缠身的刘铭传连行动都相当困难了。日军出兵台湾,当地军民奋勇抵抗五个月之后。台湾沦陷。消息传来,躺在病榻上的刘铭传失声痛哭、吐血、昏厥。数月之后。刘铭传忧愤离世,终年60岁。
此时,唐景崧、刘永福、丘逢甲等人加紧招募义军,奋起反击。6月30日,日军占领基隆市,随后又攻陷了狮球岭,台北外围险要相继失去。此时,城外传言日军以60万银两悬赏唐景崧的首级。6月4日,日军攻进台北,唐景崧更换便装,乘轮船内渡厦门。台湾居民在丘逢甲等召集的义军和刘永福黑旗军的组织下,继续坚持抗日五个多月,日军侵台战争中总计伤亡32000多人,付出了比甲午战争更为惨重的代价。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50年的殖民地时代。1938年4月1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台湾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必须要光复台湾,使台湾同胞摆脱殖民统治的枷锁。1940年4月上旬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五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代表董易武与其他与会代表共27人联署向会议提交侧进台湾朝鲜革命史迪一宿崩溃按强调中国与日本为交战国,应即宣布马关条约无效,任台湾意在收复失地范围。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公开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这成为中国收回台湾的法理依据。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必须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再次从国际法。明确了中国拥有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