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七日,北京城午门外一片肃杀,134位大臣被捆住手脚、脱掉裤子,旁边是手持朱漆木棍的行刑军士。
当然,还有众多的朝廷官员,这是杀鸡给猴看。
随着监刑官“打”,上百根棍子上下飞舞,“噼噼啪啪”声此起彼伏,17人当场死亡。
这就是明朝著名的“议大礼”实践,下令打人的就是想给亲生父亲上皇帝尊号的嘉靖皇帝,被打的就是认为不合礼法的众大臣。
这其中就有状元郎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杨慎,他这已经是两次被打屁股了。打完后,杨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
杨慎有个神童爸爸杨廷和,12岁乡试中举,19岁中进士。
神童爸爸生下一个神童儿子杨慎,杨慎13岁的诗作就轰动京师,李东阳亲自收为门生。杨慎21岁参加会试,本来已将他文章点为卷首,不料烛花竟落到考卷上烧坏卷子,杨慎只得复读三年,24岁在殿试中独占鳌头中了状元。
少年天才的特点就是脾气大,智商高,情商低。你说人家皇帝老子的事情跟你有毛关系。
嘉靖皇帝还是一个记仇的人,不准赦免。于是杨慎在不毛之地断了念想,一生留下两千多首令人称道的诗词,其中包括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气磅礴。
明初罗贯中根据史书《三国志》以及野史杂记、民间传说等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原作只有24卷,卷首并没有开篇词《临江仙》。
到了清康熙年间,文学批评家毛伦、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原著进行增删、修改和点评,改编回目为120回本,改换诗文五十余首,夹写批语数万字,变动情节数十处,把书名改为《三国演义》。
这些都不说,他们在卷首增添开篇词《临江仙》。
老百姓爱读三国,这首词也就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而妇孺皆知。
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在昆明病逝,时年七十二岁。
他还有一首词,写的也好,下次说。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