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而又宁静的小城,住着一位名叫李建国的老人。他今年65岁,退休金每月1600元,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李建国有一个儿子,名叫李强,今年34岁,已经成家立业,但因为工作不稳定,每月还需父亲补贴2000元。李建国虽然心疼儿子,但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下一代。
一天,李建国在公园散步时偶遇了多年未见的堂姐,王丽华。两人在长椅上坐下,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建国啊,你退休生活怎么样啊?”王丽华关切地问。
李建国叹了口气,说:“还行吧,就是每个月都要给强子补贴一些钱,他工作不太稳定。”
王丽华点了点头,说:“我也是,我家那小子也是让我操心。不过,我最近打算不再补贴他了。”
李建国好奇地问:“哦?为什么?”
王丽华笑了笑,说:“我前几天去银行,无意中发现我家那小子的存款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我这才意识到,他可能并不需要我的钱。”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心中五味杂陈。他开始反思自己对儿子的补贴是否恰当。
回到家后,李建国坐在老旧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和儿子小时候的合影。他回想起儿子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李强是多么的活泼可爱,总是围着他转,叫他“爸爸”。
“爸,我回来了。”李强的声音打断了李建国的思绪。
李建国抬头,看着儿子疲惫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清了清嗓子,说:“强子,过来坐,爸有话跟你说。”
李强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坐在父亲对面,疑惑地问:“怎么了,爸?”
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说:“强子,爸今天遇到了你堂姨,她告诉我她不再补贴她儿子了,因为她发现她儿子其实不需要。”
李强皱了皱眉,说:“爸,你是想说什么?”
李建国直视着儿子的眼睛,说:“强子,爸每个月给你的2000元,你是不是其实并不需要?”
李强愣住了,他没想到父亲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爸,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关心我,但是……”
李建国打断了他,说:“强子,爸不是想责怪你,只是想知道真相。”
李强叹了口气,说:“爸,其实我最近工作有了起色,收入也稳定了,只是没来得及告诉你。”
李建国听了,心里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失落。他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爸以后就不再给你补贴了。”
李强点了点头,说:“爸,你放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那天晚上,李建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想了很多,关于儿子的成长,关于自己的老年生活。他决定,是时候开始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
第二天,李建国早早地起床,他决定去银行看看自己的存款。他坐在银行的椅子上,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心里盘算着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钱。
“建国,你怎么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
李建国抬头,原来是他的老朋友,赵大明。两人寒暄了几句,赵大明问:“你这是在看什么呢?”
李建国笑了笑,说:“我在看我的存款,打算好好规划一下我的退休生活。”
赵大明竖起了大拇指,说:“好样的,早就该这样了。”
李建国和赵大明聊了很久,他们讨论了旅行、养生、甚至投资。李建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他意识到,退休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
回到家后,李建国开始制定计划。他决定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来旅行,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还打算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比如书法和园艺。
李建国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他参加了社区的书法班,每天下午都会去公园练习。他的字迹越来越有力,心情也越来越好。
几个月后,李建国和赵大明一起报了一个旅行团,他们去了云南,看到了壮丽的雪山和清澈的湖泊。李建国感到非常满足,他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旅行照片,收获了很多点赞和评论。
李强看到父亲的变化,也为他感到高兴。他知道,父亲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李建国已经退休三年了。他的生活越来越充实,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他不再为儿子的事情操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有一天,李建国在公园遇到了王丽华,两人又聊了起来。
王丽华笑着说:“建国,你看起来越来越年轻了。”
李建国哈哈大笑,说:“是啊,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生活充满了乐趣。”
王丽华点了点头,说:“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而活。”
李建国深有感触,他知道,退休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子女,更是为了自己。他感谢堂姐的启发,也感谢自己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