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农村土地还是城市土地,都是寸土寸金,为了争夺一亩三分地,有些大打出手,有些不择手段。但是围湖建房、填坑建房的情况也不少见,很多人反对这种做法。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一、从风水角度来说。中国人建房子、建设大工程,都讲究风水和良成吉日,甚至有些整个村庄都是按照八卦图来规划建设。记得有一个地方,房子的前面是一块平坦的土地,但是负责人比较相信房子的风水,于是找人来看过以后,觉得这个房子周围没有水,不聚财,要把土地变成两个水塘,于是立马动工,不多久两个水塘就建设好了。后来那个人也过得还算比较好的,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大的情况。现在很多农村或者城市建房需要,把原来的水塘全部填平,形成平整的土地,再兴建楼房。为了保证绿化,楼房建成后会增加一些绿化,装饰环境。如果按照以为财的风水理论,居住的房子周围就应该有水塘,最好是缓缓流动的水塘是最好的。
二、从地质角度来说。在水塘或者大坑填平以前,这些坑塘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或者天然的方式形成的,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一直保持不变。但是现在为了需要,必须改变土地面貌,进行填平处理。这种地方原来存在缺陷,但是经过大自然的自我调节系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一旦认为加以外力,原有的地质平衡就容易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有些填好的大坑,在雨水冲刷或者自然沉降的作用下,平坦的土地很快下陷,如果在这样的地方建高楼,很有可能出现墙体裂缝或者倒塌的情况。
三、从成本角度来说。从建设的成本上来说,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建房子,建设成本比较好,在山区、坑塘上建房子,成本要大很多。很多开发商看到有大坑或者水塘需要填平的时候,就会考虑施工的成本。在农村建房,如果遇到坑塘,很多人也会考虑到成本问题而另外选址建房。即使有些人运沙土、建筑废料、垃圾等对坑塘进行填埋。但是这些建筑垃圾之间因为没有粘合度,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缝隙,一旦受到雨水等的冲刷,水流从缝隙种穿过,就有可能带走细小的泥土,增大缝隙,最终导致填充的物体不牢固,最终导致地面建筑不牢固。
所以,建房子是百年大计,在选址上一定要慎重,决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