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通过关税战围堵中国,最终却失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耶伦在这个时候出山,对外又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中美关税战中,美国最终对华征收的关税高达145%,这意味着中美贸易实现了“硬脱钩”。特朗普的目的很清晰,通过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对其他国家推出关税“豁免期”,来拉拢其他国家形成对华贸易包围圈。但事实证明,特朗普这一招掀桌子的举动失败了。
首先,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接受美国的威胁。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加拿大以及欧盟27国在内的29个国家对美国进行围攻。加拿大方面,总理强硬表态,会对美国不合理关税采取反制措施。欧盟方面已经投票通过了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决定,不过,何时征收,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时间。中国的做法则是这些国家中最强硬的,不仅对美国加征相应的反制关税,还对相关重要物项进行了出口管制。所以,特朗普想要形成对华包围圈,至少在加拿大和欧盟这里,已经行不通了。
其次,在中美“硬脱钩”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加强对华合作了。在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之前,印度已经明确表态,要同中国合作来缓解对等关税带来的冲击。而且,印度已经说要放宽对中方企业的投资限制。如果印度能够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话,中印贸易会急剧增长。这段时间,中国和欧盟的接触也非常频繁,按照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中欧“致力于维护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也就是说,在应对特朗普加征的对等关税问题上,中欧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接下来,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会越来越频繁。最新消息,欧盟正在考虑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这对于中欧贸易合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特朗普所没有想到的。除了中印,中欧接触之外,中国还改变了一些产品的采购途径,之前,美国是中国的大豆主要供应国,但在关税战开打之后,中国就从巴西采购了40艘货轮的大豆。
这些事情都意味着,美国对华硬脱钩的结果,就是给其他国家创造了深化同中国贸易往来的机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15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其他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想要让其他国家同中国脱钩,可能性基本为零。
再次,中方的反制措施打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不得不改变调整关税政策。一方面,中国改变了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规则。只要是晶圆流片地属于美国,中国就会对相关产品加征相应关税,这让美国的半导体企业损失惨重。为此,特朗普对进口半导体电子产品进行“关税豁免”。另一方面,就是刚才提到的,中国加强了对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这直接导致美国的军工企业一片哀嚎,作为世界第一大稀土产量国和出口国,如果中方停止稀土出口的话,那美国军工产业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所以,美国兜兜转转,想要同中国脱钩,最终大概率还是逃不过对华依赖。
可以说,美国的情况,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毫不为过。在中国对美的反制措施中,还有一项“杀手锏”,就是美债。这几天以来,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让美股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不过,对于美债来说,那收益率可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美债收益率越高,意味着风险就越大。作为这个世界上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抛售美债的话,那将会对美元霸权造成致命影响。
或许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美国前财长耶伦重新出山,她笃定“中国不会抛售美国国债”,而且,耶伦还列出了一系列理由。不过,她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特朗普如果对华极限施压,中国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抛售美债将是最终选择。耶伦现在要做的,不是释放什么信号来安慰美债持有者的恐慌心理,而是应该劝特朗普认清形势,不要拿美国的国运来同中国对赌。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