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铸气骨磅礴意当先——记书法大家武文卿

翰墨雅斋 2025-04-07 17:01:47

【书法家简介】

武文卿:字狼武、号狼寤斋,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现为中国书画院终身院士。国家高级书法培训师。中国书法院院士。一级书法师。中国榜书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名人书画艺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促进委员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艺术名家】栏目组客座教授。

20岁时开始学习毛笔、硬笔书写、临贴、临碑。用30年时间寻访祖国近20个省、市地区,临摹进千幅,摩崖、石刻和走访近千家的古刹、寺庙,亭台楼阁和庵堂等。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汉字“佛”字108幅的书法艺术创作。用篆、隶、楷、行、草、简书、帛书、金文。石鼓文、魏碑、唐碑、经文体、瘦金体、一笔书、飞白书体等完成。并受到班禅大师、榜书泰斗李铎先生等大师的高度赞誉。也成为中国汉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还获得《人民日报》颁发的有品质书法艺术家、《中华英才》时代骄子优秀书法家,中国《书法报》当代书画家(成为本报签约书画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地巡展。多次参加省市地区入展,并被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收藏。武文卿中国书法院、中国书画院专业书法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造诣,成为了当代中国书画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武文卿的书法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注重气韵生动,更追求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他的书法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持的艺术魅力,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精神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书法院理事,武文卿积极参与各种书法活动,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他的作品多次仕国内外展览,并获许多重要奖项,他的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成为了当代中国书法市场的一颗璀璨明星。

武文卿不仅在书法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同时也是一位优秀书法教育家,他致力于推广书法教育,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为年轻一代的书法爱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总的来说,武文卿作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教育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私的教育精神,成为了当代中国书法界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和教诲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热爱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碑石铸气骨 磅礴意当先

——记书法大家武文卿

书法家强调传统是好事,但若是过分强调传统,则作品就很难有自出机杼的一面。所谓书匠者,莫不如是。所以如何在传统与自我之间找到创作的契合点,实际是很难的。但看今日武文卿先生的书艺功夫,却是在这两极之间开辟出了一条中正之道。其巨幛长轴之作,实如黄钟大吕,既非文房清玩的雅致小品,亦非刻意求怪的标新立异,而是能以“朴拙奇雄”为美学内核。一任斗笔,力透纸背,是谓心思微,魄力大,使微者条理于字中,见大者磅礴乎字外也!

在取法上,武文卿先生的确是下过深功夫的,自身书法五体皆擅,尤其对魏碑唐碑之意,最得要妙!所以欣赏他的众幅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属于碑法气象,众幅榜书大作,如睹泰山经石峪摩崖,初览便觉磅礴之气扑面而来;细品之余,则又能从中领会至古气息。笔法沉劲,墨韵朴厚,一字结体更是能在筋骨血肉中立定精神气脉,既有颜鲁公的浑厚遒劲,又有魏碑石刻的古雅真气,由此书中每一笔,都是真正做到了“笔所未到气已吞”,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霸悍之气,一目了然!

所谓气概,无非笔势所呈。看武文卿先生大作也是如此,其榜书恢弘而无丝毫拘谨杂怀,整体字势,更是不事雕琢,惟见笔线如夯土筑城,沉雄厚重;间架则如列阵行军,肃穆森然。此正如画山者必立主峰,而余脉皆趋赴拱卫!经营满幅,稍显枯白,宛若千年碑碣历经风霜,于斑驳处愈显苍劲古拙,而神采却依旧堂堂正正!当此之时,先生笔墨已非是单纯的技巧,而是书者胸中丘壑的自然体现,也是饱览古今翰墨沧桑文脉后的精神显化,最终在纸帛间铸就了一座座气象巍峨的大字丰碑!

碑石铸气骨,磅礴意当先。称武文卿先生是一位传统书法家,是恰如其分,但我则更愿意称他是一位博而后约的翰林大贤!其深厚的学养、秉正的书志、还有兼修并济的取法功夫,无一不是令人敬仰的存在。仅在全国诸多书法巡展活动中,先生就取得了诸多佳绩,既得业内方家首肯,亦获社会广泛推崇!应该说,当今书坛的文化复兴是好事,而能有武文卿先生这样的指正弘道者,才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涤荡匠气,回归典则,由此所倡之书风,非惟个人艺术成就,而是为当代书学树立了精神标杆,影响之深远,自当彪炳书史!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4月5日 书于北京

【作品欣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