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一盒安全套,女子被快递员短信骚扰!隐私曝光背后,怎么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

大嘴最敢说 2025-04-27 16:10:32

家人们,今天看到个事儿,真给我气得够呛!四川成都的王女士,4 月 25 号在淘宝上买了盒消毒液,顺带买了盒避孕套。本想着这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网购,结果呢,给她配送的外卖小哥,可太不地道了!

那小哥送货上门的时候,就对着王女士意味深长地看,这已经够让人不舒服了吧?等配送完,还发了条骚扰短信,写着:“12 只,注意身体啊,美女。”咱就说,这叫啥事儿啊!王女士就纳闷了,电话不是加密的吗,这配送员咋知道她电话,还能发信息骚扰她呢?

王女士这事儿,想想都让人觉得憋屈。咱们平常网购,谁不是图个方便,谁能想到会因为买个东西,就被人这样骚扰、侵犯隐私啊!现在网购这么普及,大家都习惯在网上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到家电家具,小到生活用品,甚至像王女士买的这种比较私密的物品。本来,大家都觉得平台和商家会把咱们的隐私保护好,可现实呢,却狠狠给了我们一巴掌。

就拿王女士这个事儿来说,发货的是京东便利店成都春熙路店,他们也说一直挺注重个人隐私的,小票上信息都折叠隐藏,私密用品还用黑色袋子包两层,袋子也封得好好的。但结果呢,还是出了问题。这说明啥?说明可能在某个环节,隐私保护的措施没做到位。也许是包装虽然包了,但不够严实,商品形状还是能被看出来;又或许是在配送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漏子,导致配送员能获取到不该知道的信息。

再说说配送平台,某外卖平台客服说对用户有隐私保护,特别是计生用品。可王女士还是被骚扰了,这保护体现在哪儿呢?王女士向平台反映情况后,平台说会调查处理,配送员也打电话道歉了,可截至 4 月 26 号晚上 10 点,平台都没给个正式回应。这处理问题的态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满意。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网购隐私物品被骚扰的事儿,可不是个例。随便一搜,类似事件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昆明有个姑娘,她朋友用她手机点了份成人用品,结果送货的骑手,不仅在她门外偷窥,还多次加她微信骚扰。

还有更离谱的,有女子网购安全套,收到侮辱短信,对方问 “买这么多,做小姐的?

吉林小郭买蕾丝安全裤,快递员加微信追问:老性感了吧?穿上没?甚至发来自己的照片。

上海庞先生更惨,手机号被快递系统标记成热线,一天接200多个电话,持续一个月差点被逼疯。

四川吴女士的快递单被贴墙上,姓名电话全曝光,骚扰电话接不停,最后闹上法院赔了1000块。

更可怕的是,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有网友自嘲:买个情趣内衣,配送员看你的眼神像看特殊职业;买个痔疮膏,全小区都知道你屁股疼!

这些事儿,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咱们在网上购物,本以为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便捷,结果却好像被人扒光了衣服,隐私暴露无遗。

为啥会这样呢?咱们来分析分析。首先,从平台角度看,虽然有信息加密措施,可好像并不完善。就像王女士遇到的,电话说是加密,配送员却还是能联系到她。

小票和面单:隐私第一道破防点

你以为商家用黑色袋子就安全了?错!成都那家便利店自称小票折叠、黑袋密封,可王女士的信息照样泄露。

商品名称没打码:避孕套、情趣用品、妇科药…小票上写得一清二楚,快递员扫一眼就懂了;

面单信息裸奔:直到2022年,湖北黄石还有快递网点直接把姓名电话印在面单上,突击检查时,快递员连隐私面单功能都不会用。

讽刺的是,有些平台搞虚拟号码,结果技术漏洞百出。比如王女士的案例,配送员居然能绕过加密联系她,平台至今没给说法!

内部系统:隐私暴露神器

你以为只有面单会泄密?太天真!

后台订单详情一览无余:某外卖平台前员工爆料,系统里不仅能看商品明细,还能查用户历史订单。买过几次避孕套、住哪个小区,都很清楚。

从商家角度讲,虽然很多商家说会注重隐私保护,像用黑色袋子包装、折叠小票信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王女士买的避孕套,虽然用黑袋子装了,可袋子薄,商品形状还是能被看出来。这说明商家在隐私保护的执行上,可能还需要再下下功夫。

从配送员自身来讲,这就是个人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问题了。派送货物是你的工作,窥探别人隐私、骚扰别人,这就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咱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理。

那咱们作为消费者,遇到这种事儿该咋办呢?要是我遇到,肯定先保留好证据,像王女士收到的骚扰短信,这就是铁证。然后第一时间向平台投诉,要求平台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平台敷衍了事,不好好处理,那咱就不能善罢甘休,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普通人怎么自保?亲测有用的狠招!

下单时必做3件事

匿名ID:名改成“某先生/女士”,地址别写真实姓名;

加密备注:比如黑色袋子+放门口;

虚拟号码:虽然不靠谱,但总比裸奔强!

现在网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也希望自己的隐私能得到充分保护。希望平台和商家都能真正重视起来,把隐私保护落到实处,别再让类似王女士这样的糟心事发生。

该如何维权:

平台投诉+12315举报:别信客服等回复,同时向消协和网信办(www.12377.cn)举报,逼平台重视。

最后说个细思极恐的事:

有黑产团伙专门倒卖特殊订单信息,一条带商品详情的快递数据能卖到5块钱。避孕套、情趣用品、妇科药…这些“敏感标签”价格翻倍!

你的每一个订单,都可能变成别人嘴里的八卦和手里的生意。希望平台能加强监管,给我们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网购环境。

大家对这事儿有啥看法,都来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讨论讨论,怎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 。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