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团江湖的Top1终于被挖出来了

饕餮之声美食 2025-04-09 04:40:24

来源:Bigger南京

各位这个清明假期过得咋样?

本打工人捧着杯子正在工位上陷入沉思:怎么假期比青团里的豆沙溜得还快?!

(是谁假期在许阿姨门口排到灵魂出窍,我不说)

但看着红薯上一直刷到满城阿姨们去挖的那些艾草芽儿,突然顿悟——南京的青团江湖,可不止一条队能排!

为给春天充值仪式感,本碳水战士假期连炫了三天不重样!

从经典派到创意咖,选了6家青团为你实测速递——毕竟在金陵城,咬一口糯叽叽才算真正把春天嚼进肚里呀!( ˶´⚰︎`˵ )

01 · 许阿姨糕团店 ·

每年清明前,南京这条四条巷就会因为许阿姨家的青团变得格外拥堵。

哪怕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普通下午,茶南也能排起不普通的长队。确认过眼神,是不用上班上学的人。

阿姨们大手一挥消费百元、外卖员开着装满青团的电动车一趟趟离开的场景,似乎都在宣告着这家老牌网红店的“春日霸权”

许阿姨家的青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外皮色泽清脆明亮,馅料充足,即使一次吃上两三个也不会觉得腻人。

蛋黄肉松青团——以油润咸香的鸭蛋黄与肉松黄金配比稳坐C位,鸭蛋黄油脂很丰满,和肉松的比例搭配的刚刚好。

豆沙馅更是暗藏玄机——粒粒分明的红豆沙裹挟天然甜感,颠覆传统豆泥的甜腻印象。

外皮薄如蝉翼却韧劲十足,艾草清香与糯米软糯完美交融。

综合来看,许阿姨家的青团是用料最扎实、外皮最薄糯、馅料口感最适度的一家,每年春天人山人海还要坚持排队,不过是为了好口味买单。

难怪广大网友们都戏称它家“排队两小时,吃团五分钟”,平时比起茶南的排队盛况,小编还是愿意顺路在延龄巷的总店买上两颗解解嘴馋(当然清明节的时候每家分店门口还是人从众就是了……)

02 · 舌尖上的青团 ·

舌尖上的青团凭借独特的窝窝头造型和加入艾草的手工外皮,在南京青团界独树一帜,人多时不仅要排队购买,邮寄业务也很繁忙。

不得不说舌尖家的手工青团外皮真的好吃,Q弹有韧性,软糯不粘牙,老人小孩吃得都很方便,绝对好评!

蛋黄肉松松子青团切开后肉松纤维清晰可见,松子颗粒增添坚果香气,虽外皮稍厚却嚼劲满分。

笋干鲜肉青团的味道很出色,以脆嫩春笋碰撞咸鲜肉馅,演绎江南时令之味。

青菜虾仁青团和萝卜鲜肉青团都是4块钱,这两个馅料都略显单薄,更适合猎奇尝鲜。

不过外皮确实是厚了一点,对牙口有一定考验,这样手工现制的艾草皮虽偏硬,却以草木清香俘获传统派食客,邮寄订单更是堆成了小山。

03 · 莲湖糕团店 ·

莲湖糕团店是南京老字号了,每次路过贡院附近都会馋一口他家的赤豆元宵,他家的青团价格要略贵一点,蛋黄肉松的8元,芝麻和豆沙的都是6元。

莲湖的青团外皮也偏硬,厚度请自行看图感受↓

内馅的蛋黄和肉松质地偏干,不算油润的那种。

黑芝麻青团则是给了小编血糖重重一击,没化开的砂糖混在芝麻馅里,口感像泡了糖水了黑芝麻丸,甜到会咬人的程度。

相比之下豆沙的味道比较正常一点,但如果你是不太能吃甜的人,还是别尝试黑芝麻的了。

04 · 绿柳居 ·

这家创始于1912年,因店址坐落于如诗如画的秦淮河畔,垂柳依依,满目葱茏,故而得名“绿柳居”,绝对称得上是南京的百年老字号~

走进绿柳居时差点被麻油香掀个跟头,柜台里的那些荠菜松仁青团油润得能照镜子。

青团个头不大,颜色也比较淡,荠菜松仁口味的拿在手里有明显的油润感,透过保鲜膜,麻油的味道直冲鼻腔。

虽然荠菜在麻油的浸染下少了几分清鲜,但佐以满满的松仁与白芝麻,倒是激发出另外一种油香~

绿柳居的青团一直是小编盲买也不会出错的存在,老字号有口味保证,而且店铺比较多,基本上不用排队,随拿随走。

另外像清香芋泥、豆沙/芝麻、蛋黄牛肉鸡肉松和马蹄糕,都很推荐给大家尝尝!

05 · 安乐园 ·

自从发现它家豆沙包退步之后,就很久没有再绕过去买过了。

安乐园的青团是按盒卖的,有豆沙、芝麻糖、蛋黄牛肉松三种口味,今年还上新了荠菜青团,荠菜叶子搭着木耳,口味倒是兼顾了甜咸两党和麻油爱好者。

蛋黄牛肉松青团刚入口就疯狂点头,吃起来沙酥绵密,不齁不腻,咸甜比精准得像用天平称过似的

豆沙馅比较普通,芝麻糖口味的青团就偏甜,馅料比较有颗粒感,咬一口能看到没化开的砂糖粒,很建议拿来陪茶当点心吃,别有一番风味!

06 · 桃源村 ·

桃源村糕点是南京本土中式糕点里的老牌子了,随着时代更迭和大家对重油重糖的摒弃,似乎对于桃源村的记忆还停留在了小时候。

店里的青团也按盒卖,一盒4枚,青团皮非常非常粘糯,神奇的是它虽然粘但并不黏保鲜袋。青团一撕开,浓郁的芝麻香扑面而来!流心像泥石流般涌出。

豆沙款倒是温柔许多,就是糯到能拉出半米长的丝,之前在工位上偷吃,对面同事指着我的嘴狂笑:"你好像在拉拔丝地瓜!"

青团的赏味期从来不止清明,蒸笼掀开的白雾里藏着金陵城最温柔的倔强——任樱花谢了梧桐绿,只要那缕艾草香还在飘,南京人就能把春天嚼吧嚼吧咽进肚里。

六家老店的绿团子,有的裹着百年时光慢,有的包进奇思妙想。

下个春天约好再去逮那些蒸腾着烟火气的秘密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