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王婆,这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最后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可谓“罪有应得”。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老虔婆”背后,其实隐藏着无尽的老年孤苦和无依靠的恐惧?
当她精明算计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时,表面上似乎是为了几两银子,然而,她真的只是因为贪婪吗?孤身一人在社会底层挣扎,她靠着拉皮条、做媒婆维持生活,这背后其实藏着她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存的绝望。
可是,她的选择终究让她成为了历史上最恶毒的角色之一。这一切,真的只是因为她“天生恶毒”吗?

先说王婆的“高光时刻”,她是如何撮合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情的开始其实挺简单:潘金莲在家无聊,日子过得沉闷,恰好有个风流倜傥的西门庆路过,一眼看上了她。
说白了,就是“色”字当头。西门庆看到潘金莲,这心里就有了主意。可潘金莲毕竟是已婚妇人,别看武大郎身材矮小,可是家里当家的,乱搞可不成。于是西门庆就去找王婆帮忙。
这王婆一听,这活儿熟啊!她不仅是媒婆,还是“马泊六”,就是我们说的拉皮条的。她琢磨着,只要潘金莲点头,事儿还不简单?一来可以满足西门庆的“需求”,二来也能捞上一笔。

可是这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王婆知道,光是西门庆看得上,潘金莲得愿意才行啊!再说了,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虽说不成器,可也是条绳上的蚂蚱,武松还时不时回家,得小心谨慎。
这时候,王婆的算计就来了,她先是把潘金莲拉到一边,轻声细语地说:“你这日子也过得够呛,一个大姑娘家嫁给那武大郎,真是委屈你了。如今有个有钱有势的主儿喜欢你,这可是一辈子的好事儿啊!再说了,这事儿做得干净,谁知道呢?”
潘金莲听了心动,但她还是有顾虑:“王婆,你这话我懂,可这事要是被武大知道了,那可不妙啊!” 王婆轻蔑一笑:“放心,我这地方天衣无缝,没人看得见的。”

就这样,王婆帮着西门庆和潘金莲一来二去,见了好几次面。王婆的店成了这对奸夫淫妇的“根据地”。每次潘金莲来,王婆都小心翼翼地安排,别让街坊邻里发现。
这样一来二去,武大郎可就遭殃了。这里,王婆的可恨之处表露无遗,她不仅无视了道德底线,还精明地抓住了每一个能赚钱的机会,甚至不惜帮着潘金莲和西门庆策划杀人。
孤独与恐惧的滋生再来说说王婆为什么这么狠?其实,这个角色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她作为一个年老孤苦的女人,靠拉皮条、做媒婆维持生计,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其实内心充满了恐惧与孤独。王婆没有家人,也没有依靠,社会上像她这样的老女人,谁会看得起?

她没有像男人那样有体力干活,也没有依附的丈夫和儿子,所以她只能靠精明算计,在人际关系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王婆的世界里,生存远比道德更重要。她每天都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中,她知道,如果不能继续通过这些灰色手段赚钱,她就会被社会彻底抛弃,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所以,她才会不择手段,什么“帮奸杀夫”这种事,只要能赚钱,她都敢做。
王婆的悲剧不仅在于她的恶行,更在于她的生存方式。她依靠别人的丑闻、别人的软肋谋生,她不是在为未来积累财富,而是在延续自己活着的时间。她每一次的算计,都像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多争取一口气。

再看潘金莲。其实,她和王婆有很多相似之处。潘金莲也是社会底层的女性,她本有着自己的欲望和生活理想,但却因为嫁给了武大郎,而无法实现。
潘金莲的不幸婚姻使得她内心压抑,而王婆的出现,给了她一个出口。可以说,潘金莲是被欲望驱使,但她也是王婆利用的棋子。
王婆明白潘金莲的困境,所以她利用潘金莲的欲望,给她描绘了一幅虚假的美好图景,西门庆成了潘金莲梦想中的那个“完美男人”。

在王婆的引导下,潘金莲一步步走向了堕落。而在这场悲剧中,潘金莲的角色也变得复杂起来,她是欲望的牺牲者,但也是这场游戏中的参与者。
同样,西门庆则是另一个掠夺者,他利用潘金莲的美貌和王婆的聪明,轻松地将自己的欲望实现。西门庆可以说是这场局里的赢家,但他的胜利,建立在潘金莲和王婆的失败之上。
回到王婆身上,表面上看,她是一个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的恶人,但实际上,她也有自己的挣扎。

王婆不可能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错误的,她也知道,帮着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甚至参与毒杀武大郎,这些都是罪孽深重的事。然而,她还是选择了这么做。这背后,是她对生存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老年孤独的恐惧。
试想,如果王婆不帮潘金莲和西门庆,她会有什么好结果呢?她可能会失去这个唯一的经济来源,变得更加贫困无助,甚至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失去道德,而是失去生存的能力。所以,王婆的可恨背后,是她无奈的选择。她并不是天生的恶人,而是社会环境逼迫她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王婆的结局。她的恶行最终让她走向了毁灭的终点,千刀万剐,这对她来说,是应得的惩罚。然而,我们也不禁要问:如果王婆没有走上这条路,她的晚年会如何呢?她的孤独和无依靠,会不会让她过得更惨?
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婆这样的老年妇女,缺乏社会保障,家庭也无法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她没有退休金,没有子女可以依靠,甚至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
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她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婆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打破,最终她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女人。

然而,王婆的悲剧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悲剧。她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老年女性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尤其是没有家庭依托的老年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的保障。她们只能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是不正当的手段,来维持生计。王婆不过是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
结语王婆固然可恨,她的罪行让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在她的可恨背后,隐藏着老无所依的悲剧。她并不是天生的恶人,而是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将她逼上了绝路。她的恶行固然令人发指,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人物的无奈与挣扎。
如果当时的社会能够给予王婆更多的关怀与保障,或许她的人生轨迹会有所不同。她不会变成一个助纣为虐的恶人,而是一个能够体面度过晚年的老人。《水浒传》中的王婆固然可恨,但她的可恨背后,是无奈的老年孤苦和生存焦虑的写照。
参考资料:
试论水浒传中的王婆形象 优尔达论文网 20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