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夫妻两人都是工薪族,双方收入加在一起每月大概一万五。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四线城市算中等偏上了,不过朋友仍然感觉经济压力很大。
刚刚结束的全家(一家四口)旅行,朋友花了两万多。而这两万多也只占全部暑假开销的一小部分。暑期从放假到现在大概40天时间里,不算的正常生活支出,朋友一家的开销达到了六万八。
在朋友发过来的表格中,详细列出了暑期的开支:两个孩子学游泳花费5200元;两个孩子的游泳“长训课”费用是8000元;两个孩子的钢琴课费用是6400元;两个孩子暑期舞蹈课费用是4600元;大孩子新概念英语课程费用3800元;大孩子去北京参加钢琴国赛,报名费、住宿费、来回路费等共支出8860元;大孩子去内蒙古参加模拟飞行国赛,报名费、住宿费、来回路费等共支出9550元;一家四口去外地旅游8天,花费21600元,总的费用是六万八千多一点。
朋友说全家旅游和孩子比赛,钱都是省着花的,没敢买什么大件,只要稍微放开了买一点,支出起码又要多一两万。
1)
暑假40天,开销六万八,这对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讲,绝对是“超支”了。我们以朋友一家为例简单地算一笔账,朋友四口之家的正常吃饭开销每月至少三千元,每年就是三万六千元;每年的水费、电费、网费、物业费、停车费,以及每年带老人体检等费用,每年起码两万左右;两个孩子的平时教育(各类辅导班、兴趣班)支出每年不低于两万元(不算寒暑假);两个孩子购买图书、礼品、文具等开销每年在一万元上下;夫妻两个人的人情世故、请朋友吃饭等开支每年在一万五千元左右。还有七七八八的杂项开销,每年不算寒暑假的时间,开支都要十万。
朋友夫妻每月收入总的是一万五,一年就是十八万,去掉平时的十万,只有八万元的余款。这次暑假就用了六万八,差不多所剩无几了。
按照上面的计算,朋友夫妻两人的薪水基本用尽,没有任何存款,这种消费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超额支出呢?应该是以下3点。
第一,旅游和课外辅导支出占比过大
今年是全面放开的第一年,因此暑假旅游非常火爆。很多家长心里憋的一股劲,今年全部释放出来了,大家在旅游方面的开支没有太多的节制,玩得开心就行,开销自然就比较大。
另外一个就是课外辅导的开支,这个支出很难控制得住,因为学习的事没有小事,只要孩子愿意学,父母砸锅卖铁也会支持,没有办法。
第二,攀比心理作祟
以前成年人之间的攀比,主要比工资、比房子车子、比事业,现在成年人之间的攀比,更多的是比孩子。谁家孩子考试全年级第一,谁家孩子高考考上了清华大学,大家非常关心这个方面的信息。
作为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正面典型,所以在资金支持方面毫不手软,他们期待高投入带来高回报。
第三,商品价格在上涨
市场上的各种成本都在上升,商品价格以及服务价格都在上涨,以前报个长途旅游团,玩七天一个人也只要三千元左右,现在都是四千起步,想玩好点都要五六千一个人,价格涨得厉害,家庭支出也就多了。
2)
面对超额支出,许多家长其实挺无奈的,他们既想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又想让孩子享受非常好的旅游体验,那就不得不多花钱啊。
可能有人会说,花多少钱,要看自己的能力。这话不假,超出能力的经费开支是不会长久的,但很多家长考虑的是“短期状况”,他们认为苦也就苦这几年,等孩子考上了大学就不用再超额支出了,到时候再慢慢存钱把该还的债还上。
做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过理性的家庭还是占了大多数。数据显示,暑期花销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家庭占比35.27%;暑期花销在2000-5000元和10000-30000元两个区间的家庭,分别占比30.62%和23.64%。
话说回来,做任何事都应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资金的使用方式和规模,不要“透支”,更不要攀比。
今日话题:暑假期间,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