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024的文章里讲过,前712年郑国伐许,因为齐鲁的干预,最终无法灭其国,只能培植傀儡操纵许国。
等到郑庄公死后,郑国衰落。前697年,许穆公复国,重新实控许国。

郑国并不甘心丢掉附属国,屡屡侵扰。不过此刻的郑国实力大不如前,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多次犯许但没有实质性进展。
前678年往后,楚国北进中原,郑、宋、许成为主要打击对象。面对强敌,郑国的高层脑子有水,仍然不选择与许宋和解抱团,始终惦记着吞并许国。

许国面临着楚国与郑国的夹击,随时可能覆灭,只能依靠其他诸侯救援。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政策,让许国得以暂时保全。然而很快,齐桓公晚年开始昏聩,齐国建立的春秋新秩序,面临瓦解。
许国感到齐国已经靠不住,决定抱楚国的大腿。

前654年冬,许僖公见楚王于武城,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许僖公光着上身,双手反绑,口中衔着玉璧。大夫们身穿孝服,头系孝带相随,还用马车把棺材拉了过来。.
楚成王看到这个阵仗,有点懵,不知道几个意思。

大夫逢伯告诉楚王,这是当初武王伐纣,微子启投诚之时用的礼节。
周武王接受了微子启投降,亲自解去绳索,接纳玉璧,并命人焚烧棺材,为其祈福免灾。
礼遇微子启,将商遗民封于故地,不灭其祀。
许国这么搞,是想表达他们承认楚人为王,愿意朝拜纳贡,并期望获得微子启一样的待遇。

楚成王叹道:信息量挺大。行吧,主动投诚必须鼓励,我就按照周礼对待许男。
面缚衔璧是主动投降的礼仪,还有一种被动投降的礼仪叫做肉袒牵羊,一般用于挡不住敌人进攻之后,表示臣服。也是光着上身,双手反绑,牵羊衔璧。

比如楚庄王攻打新郑,郑襄公无法阻挡之后,牵羊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