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学: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政治风云

豆豆评历史 2023-06-16 07:04:01

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姜齐达到鼎盛。之后五子争位,齐国陷入内乱。庄公、景公时崔杼、庆封专权。齐景公虽有图霸之举,并有贤相晏婴辅佐,但齐国政局实已为卿大夫所掌握,君轻臣重的局面已经形成。

襄公灭纪

襄公继位,仍承“小霸”余绪,向东攻灭纪国,夺取了胶莱河以西广大地区。齐境东扩,地近半岛,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庄僖小霸

春秋之初,最先兴起的“小霸”是郑、齐。郑庄公假天子之命,伐宋、卫,败北戎,侵许地。齐僖公继庄公遗志,依托国势,会盟诸侯,讨伐无道,成为东方小霸。

威宣称霸

经过齐威王的军事改革,齐国军力大增,至宣王时期臻于鼎盛。公元前 319 年,齐宣王即位。宣王在位期间,大办稷下学宫,给稷下先生们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礼遇,为他们于康庄大道建高门大屋,给予他们优厚的物质待遇,勉励他们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稷下学宫达到鼎盛。

齐宣王礼贤下士,从善如流。孟子谏齐宣王与民同忧同乐;孟子贵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齐人颜、稷下先生王斗等皆直言进谏,指出宣王的过失。齐宣王听从钟离春的谏言,拆渐台、罢女乐、退奸佞、选贤才、实府库、强兵马、立太子。说明齐宣王是历史上比较能够纳谏从善的国君。齐宣王任用名将陈璋,破燕攻楚,齐一时声威大振,重于诸侯。

齐宣王承威王余烈,即位伊始就立下了统一天下的雄心,进一步扩大了稷下学宫,广纳英才,大兴礼贤下士之风,以强大国力拓疆开土,以卓越的智慧和惊人的胆略伐魏破燕,合纵抗秦,联合韩魏以攻楚,志在一统。

齐国灭宋

齐伐宋,宋王逃亡,死在温地。齐国向南扩张,占领了楚国的淮北地区,向西占领三晋地区,企图兼并周王朝,自为天子。泗水周边的小国均纷纷称臣,诸侯无不恐惧。

齐国破燕

公元前 314 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于燕相子之,燕国发生内乱。诸侯各国借机攻燕,齐宣王以陈璋为将,击败子之而立燕太子平。燕一时成为齐的臣属诸侯。

攻楚方城

公元前 301 年,齐将章子、韩将暴鸢、魏将公孙喜率三国军队攻楚方城,最终攻取楚宛、叶以北土地,楚国惨败。

合纵攻秦

公元前 298 年,孟尝君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攻入秦国的函谷关,至盐氏。秦国求和,将武遂(今山西临汾西南)还给韩国,封陵(今风陵渡所在地)还给魏国。

湣王称帝

湣王初期,国力雄厚,以兼并诸侯、统一天下为追求,以兼听广纳、励精图治为要务,事征伐,拓疆域,宾服诸侯,成为与秦并列的强国。齐湣王时期,齐与秦国并称东、西帝,齐国出现了战国史上的鼎盛时期。

“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史记·魏世家》)这是中国古文献上最早称帝的记载。“帝”原是上帝的称号,在古史传说中已成为德行比“王”更高一级的称号,这成为后来秦始皇自称“皇帝”的先声。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