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西太平洋上风起云涌,台风竟一个接一个的生成。5月26日-6月1日,1号台风艾云尼和2号台风马力斯先后生成,相隔不到一周时间。在这当中,台风马力斯还登陆华南沿海,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至此,西太平洋生成台风个数达到两个,比常年同期3个台风偏少1个。
2024年6月,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监测图上已经出现了深红色的海水温度区,这些区域的海水温度超过了28度,甚至南海和菲律宾以东的海水温度达到了惊人的30度以上。如此高的海水温度,使得这一片海域看上去如同一锅沸腾的火锅。
这显示出,尽管近期已经有两个台风过去了,但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水热量依然非常充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温海水还在进一步向北扩展,比如目前东海南部开始有28~29度的海水温度出现。在这种海水温度支持下,西太平洋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中产出数个超强台风,而且这些超强台风可能会变得更强大、更多雨,对我国和东亚多国来说可能更危险。然而,这一切还要看厄尔尼诺的脸色。
台风的生成需要几个关键因素:高海水温度、充足的水汽供应和较强的对流活动。当前,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非常高,达到了台风生成的有利条件。高温海水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还增加了水汽的蒸发量,从而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此外,高温海水还会导致大气对流活动的增强,进一步促进台风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超强台风的生成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强风和暴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特别是在海水温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超强台风的强度和破坏力可能会超出预期,给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但今年的台风活动如何,厄尔尼诺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气候因子。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对全球气候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厄尔尼诺会导致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台风的生成和路径。当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位置往往会偏东,这意味着更多的台风会在远洋生成,但这也给台风更多发展空间,从而诞生更强大的台风。但在厄尔尼诺年,由于沃克环流东移,西太平洋地区转为异常下沉支控制,这对于上升气流为主导的台风来说也是不利因素。
比如2015年,太平洋迎来了本世纪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那年的台风活动普遍偏东的同时,强度也是显著偏强,气旋能量指数(ACE)达到了非常离谱的高值,显示出那年的台风活跃程度和强度都十分异常。
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显现,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显示,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这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但目前厄尔尼诺已经开始走向衰亡,一些预报认为下半年拉尼娜就要卷土重来。厄尔尼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拉尼娜的再次酝酿,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同样影响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厄尔尼诺对于台风的副作用已经出现:在厄尔尼诺异常下沉支影响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肥大且偏南,直接将西太平洋占了个满满当当,缺乏台风发展的空间,直到5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出现松动,才诞生了两个新台风,数量上较常年同期依然偏少。国家气候中心也表示,2024年6月,西太平洋台风还将偏少。
2024年6月,西太平洋地区海水热量的充足,还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更多的台风生成,在大范围暖水的支持下,加上厄尔尼诺的消退,今年西太平洋地区还不排除会出现更加强烈的台风,这对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气象背景下,大家需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到来之际,大家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准备。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只要有超强台风,一定是厄尔尼诺这货惹得[得瑟]
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