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诗歌讲究韵律美,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押韵。而有些诗歌看起来并不押韵,比如诗经中的这一首《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乍一看第二章中的”麦“、”德“、”国“、”直“不押韵。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方言版。我们知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民间歌谣。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而诗经产生的地域跨越了黄河流域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其读音也是千般不同。
《魏风·硕鼠》来自古魏国,后被晋国所灭,大约相当于现在陕西大荔县和山西芮城县一带。因此其读音应该更倾向于晋语,我们试着读一下。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miek!三岁贯女,莫我肯德diek。逝将去女,适彼乐国guek。乐国乐国,爰得我直zhek。押韵确实工整几分。
更远一点,河南山东方言看起来也很符合韵脚。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mei!三岁贯女,莫我肯德dei。逝将去女,适彼乐国gui。乐国乐国,爰得我直zhei。
《诗经》用韵的形式的变化多样的,因为是民歌的诗体,而民歌又是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转韵,就有了句尾韵、句中韵、一韵到底、换韵、交韵、句句押韵、格局押韵等等。同时其采用的古音是指周秦时代的语音,所以在押韵和不押韵上面就有了各种解释。
那么各位读者,你们那里的方言该怎么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