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不迷路哦!

亲近三国
——《三国演义》读后感
————
杨斯涵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必读书,我这个小女生也十分爱读,我可是作者罗贯中的忠实粉丝哦!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辅助性战役,以大大小小近百次战役贯穿全书,形成战争小说特色。全书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令你欲罢不能,看了开头,根本就停不下来。
我经常和同是“三国迷”的爸爸谈论三国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被称为“盖世奸雄”的曹操,义重如山的关羽……爸爸说他最喜欢的人是诸葛亮,每次说到他呀总是滔滔不绝——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他神机妙算,是刘备的大军师。在博望坡,他初次用兵就出奇制胜,以区区九千人马,一举用火烧退了曹操部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同时使得当初对他冷眼旁观、并不服气的关羽、张飞,也不得不刮目相看、“拜服”再三……我最钦佩人的则是大将赵云,他为救主公刘备的妻儿,单枪匹马在几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所向披靡,勇不可挡,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传为历史佳话。故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想来,那是何等的威风!
读《三国演义》,还使我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求贤若渴的刘备教导我们要为人谦逊,待人真诚;而残暴的董卓则用反面教材启示我们做人要有仁爱之心,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凌驾于他人之上……
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爸爸在和我下象棋的时候还会套用《三国演义》里的计策呢,有什么先发制人、连环计、围魏救赵……不过,都被我一一识破了。
三国魅力不可挡,让我们一起亲近三国,走进三国,热爱三国吧!
点评
介绍人物准确生动:作者在介绍三国的人物时,能够较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事迹,如数家珍,游刃有余,让我们重温了一段三国史。作者不愧是《三国演义》的忠实粉丝。
以史为鉴感悟人生: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能从中学得知识或悟出道理。作者从《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中领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做人的准则,为结尾的号召蓄势,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草房子》读后感
————
广西/李丽娟
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名叫《草房子》。在书中,当我得知秃鹤(人名)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重新找回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一年一度的全乡中小学文艺汇演中,主动请求并成功扮演一个别人不愿扮演的角色——秃头伪军连长,从而给学校争得了荣誉时,我真为秃鹤高兴;当我知道细马为了给他爸爸治病而不畏辛苦、任劳任怨地放羊时,我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而当我得知桑桑为考中学,不得不离开这片朝夕相处的金色草房子时,我已经泪眼模糊了。
为什么杜小康要远离学校、远离家乡、任劳任怨地帮他爸爸到芦苇荡养鸭?为什么纸月要奋笔疾书,熬夜苦读?为什么细马要不畏千辛万苦、帮爸爸去放羊?这都是由于他们勇于担当家庭的责任——用他们还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我不禁又联想到自己:当细马只穿一件单衣、不畏寒冷、清晨一早出门放羊时,我还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睡得正香;当杜小康为了重振“红门”,去远离家乡三百里的芦苇荡养鸭而吃尽苦头时,我则在家里养尊处优、打电脑、玩游戏,悠闲度日;当纸月为了获取知识而奋笔疾书、熬夜苦读时,我却在悠闲地看漫画,读着闲书……和他们相比,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为了少做一份练习题,我和家长争得不可开交;为了不上辅导班,我撒谎说身体不舒服;为了不学习,我躺在床上装作睡得正香,直到家长一再催促,我才懒洋洋地起床、漫不经心地写起练习题,只要家长一放松,我就偷偷翻起漫画书来……和他们相比,我生活在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可我却做事漫不经心,没有一点责任心。这也就再次应验了那句话——东西来得越轻松,就越得不到珍惜。
再次回味书中的人物,我越来越觉得羞愧。作为一个已经六年级的男孩,我不应再像原来那样懒懒散散、悠闲度日,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责任心。我应该像书中的杜小康、细马那样,做一个小小男子汉,勇敢地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
点评
排比大气:文中用了大量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让人读来心潮澎湃,特别是第二段那组以“为什么”开头的排比句,气势非凡。
善用对比:作者在描述《草房子》中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内心猛然有了感触,在优越的环境中,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努力,同时这也是这一代孩子应该做到的。
结尾精彩:文章结尾具有总结作用,重点在于通过《草房子》,要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它们很小,但很伟大
——《昆虫记》读后感
————
浙江/张睿元
路旁的草丛,小小的水洼,低矮的土堆,都会看到昆虫的身影。我曾嘲笑过它们的丑陋,鄙视过它们的渺小,但是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我发现自己错了。
原来小小的昆虫像我们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语言,能唱会跳,有父母之爱、朋友之谊,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它们发挥了聪明才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圣甲虫的爱让我动容。圣甲虫为了孩子们有一个温暖的家,不管粪有多臭,多脏,都会把它滚成一个粪球。“圣甲虫把后腿搭在上面,调整好前进的步伐,小心翼翼地绕开路上的小石子,如果一不小心粪球滚走,它的努力就会白费了。”圣甲虫就这样不知疲惫,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滚动粪球。我不禁感叹:小小的圣甲虫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推动比自身大几倍的粪球呢?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吧。为了自己的孩子,只有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才能创造奇迹。这么无私的母爱怎能不让我对它肃然起敬呢?
红蚂蚁的聪明机智令我难忘。红蚂蚁大军出蚁穴后,法布尔在它们经过的地面冲出一个大水坑,等待它们的回归。红蚂蚁回来时,看见前面有一条“河”,就搬了一片树叶,顺顺利利地过了“河”。接下来,法布尔又设置了其他的障碍,但是都没有挡住红蚂蚁回家的路。这正印证了那句话“方法总比困难多”。是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同学相处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琴技总是停滞不前……我们就像要去取经的孙悟空总是被各种难题困扰,但是我们不能气馁,要相信自己总会有办法去克服。小小的红蚂蚁成了我的老师,告诉了我这样的一个道理。
《昆虫记》展示了很多小昆虫不为人知的精彩,告诉我们“在自然中,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谁都有生存的权利,谁都有了不起的地方。我要对每个人说:请不要忽视身边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虫,其实它们很伟大。
点评
以小见大讲道理:小作者在阅读中带着思考,圣甲虫和红蚂蚁这两种昆虫虽微小,但给了我们启示:“在自然中,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
语言流畅有深意:文章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并且自始至终充满着对生命的尊敬,感情真挚。使文章更加的有深意。
永不言败
——读《老人与海》有感
————
广东/郑文晶
轻轻地合上《老人与海》,心中很是不舍,思绪仍沉浸在《老人与海》的故事中。
八十四天未打到鱼的老人桑提亚哥,终于被幸运女神眷顾,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可紧接着,他又遭遇了不幸,在回程时又被鲨鱼袭击,最后,只能拖回大马林鱼的骨骼。
有人说,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败者,可我认为,他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永不言败,敢于拼搏。还记得他在与鲨鱼搏斗时发出的豪言壮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不错,人要有勇气面对死亡,也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如果害怕失败而不敢追求成功,就是弱者。要做一个强者,面对失败不放弃追求,永不言败,毫不气馁,保持做人的尊严与骨气。而老人桑提亚哥就是这样一个强者,在遇到鲨鱼袭击时他有逃跑吗?没有,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可能他们会选择仓皇逃跑,可老人桑提亚哥选择了向前,选择了与鲨鱼搏斗,这种勇于拼搏,毫不畏惧,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你划线:作者表达了“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成功者”的观点,并阐释了理由,总领了下文的进一步详细解说。)
与老人桑提亚哥相比,我实在是差得太多。平时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愿向前,不愿追求成功。记得有一次遇到了一道难度较高的数学题,我想都不想就扔到了一旁,如今再看,真是胆小鬼。我应该去寻找题目的突破点,然后去破解它,而不是想都不想就放弃,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这种轻易放弃的做法!
(请你划线:作者结合自我实际,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表达了往后要改正的积极决心。)
《老人与海》这个故事,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老人面对困难与逆境时的坚定、从容和智慧。桑提亚哥值得我们敬重,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人生道路艰难,充满坎坷,但只要勇于接受挑战,就一定能够胜利,能够成功!
(请你划线:结尾再次高度赞扬老人桑提亚哥永不言败的精神,呼应了上文,强化了中心。)
点评
作者紧扣文题“永不言败”,围绕着《老人与海》这本书中老人桑提亚哥的“强者”表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身实例,来赞扬老人桑提亚哥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表达了要向其学习的决心。文章主旨明确,将“读”与“感”很好地联结起来,读来有理有据,气势充沛!
贝丝,谢谢你改变了我
————
浙江/李昌晖
亲爱的贝丝,认识你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关于你的故事——《贝丝的快乐农场》。封面上的你站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挎着一个篮子,风吹起你的发丝,你望向远方,眼神坚定。
故事中的你,一个普通的女孩。姑姑很溺爱你,你在姑姑的养育下,养成了孤僻的性格,除了会写字、画画、看书之外,其他事情都不会做。可是,一次意外事件使姑姑只能将你送到阿比盖尔姨婆家。刚来姨婆家的你什么也不会,脆弱,敏感,依赖。以前的我不也是这样吗?我以前何尝不是像当时的你一样依赖而脆弱呢?我需要父母帮助我做许多小事。我甚至不知该如何才能将餐桌抹干净、擦明亮,以为擦桌子就是将桌子上的脏东西转移到地上罢了。
(请你划线:联系自己:从贝丝联想到自己,可见此书对作者的影响。)
可是后来,阿比盖尔姨婆教你做黄油和晚餐,亨利姨爹教你爆爆米花,安妮阿姨教你洗碗,让你自己独自去上学,自己学着喂养小猫咪,你还结交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小莫丽……你渐渐变了,变得独立自主。
读了你的故事,我发现自己的“懒汉”生活也该结束了。民以食为天,那就从我最喜欢的美食开始吧。我开始自己尝试着做一些简单的面点,尝试着做小食,尝试着自己下厨……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生活经验极度匮乏。比如,我不懂面糊的稀稠,倒到锅里流也流不干净。还有我揉面时不懂在面板上撒干面粉,结果揉好的大饼从揉面板上拿不下来了。再比如,我做的炒饭还没等菜熟便把饭倒了进去,结果可想而知。每当这些时候,我就会想起你,你可以改变自己,我也可以。
(请你划线:所受影响:贝丝的改变让作者也想要改变,完善自己。)
每次我的“黑暗料理”上桌,都能听到爸爸妈妈的开怀大笑。我看到他们“贪吃”的夸张表情,知道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在支持我做更好的自己。因此,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信心百倍,乐在其中。渐渐地,在妈妈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开始成功做出薄饼、饼干,一盘菜,甚至一桌菜。我很高兴,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吃着自己亲手做的东西,觉得十分香,十分美味。这就是独立的滋味吧。
(请你划线:凸显心理:改变之后,作者充满自豪感。)
点评
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贝丝交流,将自己的读后感受融入这样的倾诉中,读来自然,有如身临其境,让人感同身受。在信中,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感受与贝丝诉说,并结合了自己因为与贝丝产生共鸣而决定自己学习做美食的亲身体验,体现了阅读带来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