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伊围绕伊核问题重启高层谈判的消息,成了国际舆论场上的焦点。这一谈判不仅关乎美伊两国的利益,更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的神经。
美伊双方虽都表达了谈判意愿,但在谈判形式上却存在明显分歧。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主张“直接对话”,而伊朗方面则强调“间接谈判”。早在3月初,特朗普就公开表示要敦促伊朗就放弃开发核武器计划与美国谈判,还放出狠话,若外交失败将考虑军事选项。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则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直接谈判,不过间接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也多次表示,不会在美方“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下进行直接谈判。

然而,到了7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又告诉媒体美伊正展开“直接”谈判,12日将继续会谈,还称会谈“几近最高级别”,不涉及“中间人”。但8日,阿拉格齐向媒体确认谈判将于12日以间接形式在阿曼举行,并否认了“首轮谈判为间接谈判,随后将转为直接谈判”的说法。双方代表团分别由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率领。
对于谈判前景,外界看法不一。特朗普7日表示,美方绝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若谈判不成功,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阿拉格齐则强调,若美方通过施压和威胁强加要求,伊朗不认同这种方式,间接谈判能确保真实有效的对话。

《纽约时报》7日刊文指出,若此次谈判得以进行,将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以来,美伊两国首次正式谈判。特朗普此举似乎是在给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踩刹车”,并向伊朗释放外交解决问题的信号。不过,伊朗能让步的最大限度可能远低于美方要求。而且,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核协议以及强硬制裁手段,让伊朗难以相信美国能提供稳定、可信的承诺。同时,地区局势近期持续紧张,热点问题交织,伊核问题的任何外交尝试都可能受到冲击。

美伊选择在阿曼举行谈判并非偶然。阿曼同美国和伊朗均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美伊之间为数不多的“沟通渠道”之一。2020年初,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遭美国空袭致死,美伊濒临军事对抗,关键时刻阿曼启动秘密沟通机制,协助局势降温。阿曼此前多次在地区冲突等问题上扮演“调停人”角色,为敏感议题提供“幕后会场”。阿曼政治分析人士谢扎维指出,对话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阿曼将在美伊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伊此次谈判究竟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