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跟各位军迷朋友要聊的话题是——歼-35。
近期中航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说:歼-35无疑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机之一,也是顶尖的舰载机。
歼-35作为中国第三款第四代战斗机,采用了低可观测性设计,具备极强的隐身性能,其雷达反射截面极小,大大降低了被探测的可能性。此外,歼-35还装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提供了卓越的战场感知能力和目标跟踪能力。其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能,使歼-35能够执行高转弯、急俯冲和快速加速等复杂等动作,确保在空战中占据优势。

歼-35战斗机的低可探测性能极为出色,远超阵风-M等战斗机。这一优势在超视距空战中至关重要,要确保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往往足以决定空战的胜负。此外,歼-35的雷达探测性能同样卓越,远超阵风等战斗机的雷达系统。
与美国的F-35战斗机相比,歼-35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首先,歼-35的隐身性能更为优越,其低可探测性超过了F-35。其次,歼-35的航电系统也更为先进,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使得其在信息战中具有更大的优势。此外,歼-35还具备在平直甲板航母上采用电磁弹射起飞的能力,以及在滑跃甲板航母上顺利起降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其舰载作战的灵活性。

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F-35A目前使用的AN/APG-81型火控雷达已相对落后,其概念设计始于1995年,2005年完成技术冻结,并非数字阵列雷达,使用的T/R发射组件也是上一代产品。相比之下,中国最新型的雷达系统已采用氮化镓材料T/R组件,性能远超F-35的雷达。例如,中国展出的KLJ-7A型雷达对5平方米空中目标的截获距离已超过200千米,而这只是用于外贸的地段雷达。可以想象,歼-35A型战斗机自用版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将更为先进,航电系统性能压倒F-35C。

同时,在低可探测性方面,歼-35A型战斗机的蒙皮处理极为光滑,几乎看不到接缝,加上中国在超导材料等新型材料上的技术积累,使得歼-35的低可探测性能与F-35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未来,歼-35将成为中国航母编队的核心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歼-35的出口潜力也不容小觑,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