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遭淘汰央视六连发拷问内娱选秀底线

辣娱档案 2025-04-08 18:27:58

《乘风破浪的姐姐6》一公舞台落幕,但争议声浪却冲上热搜。

曾以《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等金曲横扫乐坛的王蓉,在展现全开麦实力与惊艳敦煌造型后,竟以517票垫底淘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组演员出身的陈德容因动作僵硬、节奏滞后拖累团队却安然晋级。

这场实力与流量的博弈,不仅让网友愤然揭发节目组的"隐形套餐"操作,更罕见地引来央视三小时内连发6条视频力挺王蓉,将内娱选秀的"遮羞布"彻底撕开。

节目组设计的"团队捆绑淘汰制"成为众矢之的。

在《花间酒》组合中,王蓉与黄英的舞台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前者全开麦无垫音的稳定唱功,配合飞天造型的绝美身姿;后者高音穿透力的民族唱腔。

但队长陈德容屡次训练卡壳,甚至在王蓉提出改进建议时情绪失控。

最终团队因整体分垫底,实力最强的王蓉反成牺牲品。

网友痛批:"这哪是团队考核?分明是劣币驱逐良币!"

细心的观众发现,王蓉在正片中仅获3分钟镜头,其舞台片段被剪得支离破碎。

全开麦表演时本应凸显实力的风声干扰未被处理,敦煌造型的舞蹈高光时刻更是消失无踪。

反观流量选手吴宣仪、祝绪丹,不仅拥有完整故事线,节目组更刻意营销"双姝CP"话题。

这种区别对待形成鲜明对比:实力派沦为背景板,话题咖坐拥流量红利。

知情人士爆料,王蓉20万出场费仅是流量明星的零头。

当央视以"真功夫不该被消音"配文,连发王蓉联合国献唱、经典曲目混剪等6条视频时,实质是在质问:舞台究竟该为艺术还是为资本服务?

此次风波揭开选秀综艺的深层顽疾。

从《中国好声音》导师陈奕迅揭露"导演耳麦操控转身",到《浪姐》系列屡次"祭天"实力派选手,资本早已织就精密剧本。

流量明星自带话题热度,实力歌手却因缺乏"热搜体质"遭边缘化。

央视的罕见发声,犹如投向娱乐工业的一记惊雷。

当#王蓉淘汰#话题阅读量突破8亿,当网友自发剪辑"被消失的敦煌神级现场",民众用指尖投票表达对真诚艺术的渴望。

行业等待建立更透明的评审机制,探索"专业评审+大众票选"的双轨制,让实力回归舞台中央。

毕竟,观众真正想看的,从来不是资本操纵的提线木偶戏,而是赤诚滚烫的追光者。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5-04-08 19:58

    这又是哪个垃圾电视台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