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大林时期用粮仓喂饱苏维埃巨人,到如今沦为欧洲子宫、战场坟场、寡头游乐场,乌克兰用30年完成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自由落体"。
从"欧洲粮仓"到"欧洲子宫",乌克兰是如何把一手王炸打成稀烂?

以前,乌克兰是前苏联的重要军事基地,继承了很多核武器和军事设备。那时候,它的核弹头数量在全球排第三,还有200多枚洲际导弹。这样的实力,在全球都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乌克兰还是前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特别是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非常有名。

乌克兰地处东欧,领土面积约60.3万平方公里,在欧洲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更重要的是其国家地形地貌几乎都为平原,其中70%都是农业用地,更令人眼馋的是2/3为肥沃的黑土地,占世界黑土地总量的三分之一(比我国黑龙江的黑土地更肥沃气候温度更优越),乌克兰长期占据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的位置。
除了农业,乌克兰的工业也很发达。3000多家国防企业和2万名顶尖工程师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火箭发动机到航空母舰,乌克兰几乎能自主生产一切。

乌克兰有个黑海造船厂,是苏联时期造航母的地方。苏联解体时,黑海造船厂正在建造三艘航母。
一个是库兹涅佐夫号,当时已经快完工了。本来按照分家的原则,这艘航母应该属于乌克兰。但俄罗斯眼馋的很,就软硬兼施,最后买了下来,然后服役,距今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但作为俄罗斯唯一的航母,还要继续服役,为帝国贡献余热。
第二艘航母叫乌里扬诺夫号,是一艘核动力航母。如果建成,估计美帝都得胆战心惊。但分家时,这艘航母只完成了30%,以乌克兰的能力,自然负担不起。后来在美帝的阴谋诡计下,这一前苏联未建成的最先进航母废铁卖掉,光荣级巡洋舰报废。
瓦良格号卖给了中国。
现如今乌克兰海军最先进的战舰仅剩下排水量3000余吨的巡洋舰。

1991年12月的独立广场,蓝黄旗帜下的民众不会想到,他们欢呼的不是新生,而是更大灾难的序幕。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1272枚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以及80万军队,军事实力足以威慑全球。
哈佛经济学家萨克斯开出的"休克疗法"药方,让这个工农业强国在三年内GDP腰斩。最魔幻的场景出现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拖拉机厂的工程师们用机床车削汤勺换取面包,而厂长的奔驰车队正从刚私有化的仓库运走最后一批镍板。
导致GDP缩水75%,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1994年,乌克兰手握1272枚核弹头、176枚洲际导弹,军工产值占全球12%。但乌克兰短视的寡头领导人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忽悠”下签下了无核化协议、亲手摧毁了手中的1300枚核弹头之后,乌克兰就算是毁了。
而乌克兰自废价值3000亿美元的核武库,也没能获得什么实质的好处,1300枚核弹头换来的是3.3亿美元的贷款,其中美国人出了1.7亿,而拆毁武器就花了1.8亿美元。
这个举动虽然得到了西方的表扬,但也让乌克兰失去了威慑力。
乌克兰虽有“欧洲粮仓”之称,农业发达,且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但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过度依赖农业和少数重工业部门,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同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采取了休克疗法,导致国企被贱卖,大量工人失业,经济秩序混乱,寡头垄断经济,贫富差距悬殊,国家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90%油气依赖进口,东部煤矿又因战乱难以开采。年轻人纷纷出走波兰、德国打工,首都基辅街头的外卖员月薪仅200美元。

男女比例失衡(100:86)让“剩女”现象普遍,乌克兰社会就打起了歪主意,乌克兰的美女再加上便宜的服务价钱,这就使得这种产业持续壮大。现在乌克兰有了新“名头”,那就是“艳遇之地”“寻欢之所”。乌克兰本来好好的一个国家,好好的“欧洲粮仓”,却变成了全球的“红灯区”和"欧洲子宫"。
独立后,其政治在亲俄与亲西方间反复横跳。
1994-2004年库奇马执政期间,乌克兰形成七大寡头集团,控制全国85%的GDP。首富阿克梅托夫垄断顿巴斯煤矿和钢铁业,季莫申科家族掌控天然气进口,波罗申科则建立“糖果-军火”复合体。这些寡头通过议会席位分配和政府职位交易,将国家机器私有化。2004年“橙色革命”后,尤先科与季莫申科的政治内斗导致国家五年内更换10届政府,政策连续性彻底崩溃。

2014年,亲西方政变引发克里米亚公投独立,顿巴斯战争爆发,俄乌彻底决裂。而西方承诺的“北约入场券”始终是空头支票,乌克兰沦为美俄博弈的棋子。更讽刺的是,乌克兰东部民众与俄罗斯血脉相连,内部撕裂让国家陷入无尽动荡。
而2019年上台的泽连斯基,更是想要加入北约和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变差。

俄乌战争爆发,泽连斯基曾哀求:“没有美国,谁也不会冒险。”
但现实是,乌克兰的士兵用血肉之躯抵挡俄军钢铁洪流,而西方提供的武器,不过是延长战争的“止痛剂”。
乌克兰自己也有点作死,2024年,美国的媒体就曾刊文称,有乌克兰军人将美国援助乌克兰的物资挂到网上出售。

俄乌开战后,美欧给乌方提供了大量援助,但是这些物资仅仅只是发放给了极少数的“展示部队”,大多数乌克兰士兵仍要“自费”订购“睡袋和鞋子”,这也造成了乌军士兵洗劫乌本国平民的事情频繁发生。
更有许多逃离乌克兰的外国雇佣军抱怨,自己不但拿不到应得的薪水,甚至乌方连武器都不提供给他们。
前脚北约的援助前脚刚到,后脚“标枪”导弹就被乌军卖给了俄军。

四年的战争,乌克兰已付出百万伤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的代价。如今乌克兰的人口已经从5300万锐减到2000多万,而人口对于国家来说很重要,意味着充足的兵力和劳动力,国家需要靠人口来养。
而西方的制裁未能击垮俄罗斯,反而让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全球供应链动荡。
西方实际军援仅为承诺的60%,且大量资金被美国军工复合体截留。当特朗普政府要求乌克兰“用稀土资源抵偿援助”时,乌方不得不将战略矿产开采权拱手相让,主权进一步沦丧。

泽连斯基一边向美国服软,一边寻求停火谈判,但美国显然已失去耐心,2025年2月俄美在沙特的秘密会谈,以及随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的激烈争吵。特朗普当面斥责泽连斯基“无牌可打”,万斯副总统逼问“你说过谢谢吗”,俄外交部甚至嘲讽美方未动手是“奇迹”。这种外交羞辱,正是乌克兰丧失战略自主的必然结果。
毕竟,一个“人去国空”的乌克兰,连当棋子都嫌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