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四千元,保费四五百万,是个人原因还是企业问题?

谭浩俊 2025-04-04 07:50:52

据荔枝新闻4月3日报道,今年60岁的贺小清是岳阳湘阴人,多年来一直在当地一家物流园从事搬运工的工作,最近,他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因为他的子女发现,每个月只有三四千元收入的父亲竟然瞒着家人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购买了29份泰康人寿的数种类型保险,总保费达到454万元。

从报道的情况来看,月薪只有三四千元的人,能够购买保费额高达四五百万的保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保单贷款循环起来的。很显然,这些保单是有问题的。购买保险的贺先生,并不了解这些保险产品,也不熟悉保险业务,而只是受到了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诱导,盲目地在保险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签字后的后果,完全不簥,是比较典型的保险业务喘气坑骗行为,需要处理好。不然,会对保险公司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保险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手段。合理、科学、理性地购买保险产品,不仅可以帮助居民做好理财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合理的投资产品上,而且可以通过购买大病保险等保险产品,给居民的未来生活增加一份保障,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的问题。凡是能够合理购买保险产品的居民,在遇到疾病等方面的困难时,保险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保险行业的员工,存在鱼目混杂、参差不齐现象,一些素质不高、对保险业务很不了解、动机不纯的人,也混进了保险业务员队伍,加上有些保险公司没有严格的用人机制。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少数业务员利用欺骗手段诱导居民购买保险产品现象,导致购买保险的居民利益受到很大损害。

诱导贺先生购买29份保险产品的业务员,就是一名坑害购买保险产品当事人的业务员。如果说贺先生购买第一份保险产品时,可能有一些自我认同的话,后面的28份保险产品,都是在保险业务员的诱导下购买的,是不规范的保险产品购买行为,必须通过深入调查,追究保险业务员的法律责任。因为,这位保险业务员,能够坑害贺先生,也会坑害其他人,从而让自己获取不当利益,可以认为是诈骗的一种形式,可以以诈骗罪追究这名保险业务员的责任。

需要引起泰康人寿注意的是,贺先生购买的保险产品与其收入水平是极不匹配的,公司方面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实现的?难道没有对此有一点疑问吗?特别是所购买的产品类似,且保单贷款数额很大,应当引起警觉的。毫无疑问,泰康人寿在内部审核把关方面,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应当好好反思。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好这起事件,对泰康人寿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在这里,我们也建议保险监管机构能够介入,对此起案件进行全面调查,查一查问题到底出厂哪,为什么月薪只有三四千元的居民,能够购买保费高达四五百万的保险产品,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保险公司的问题,从而依据实际情况,给予责任追究,避免让这样的事件对保险行业带来严重的名誉损害。在经济运行比较困难,保险业务也经营难度加大的大背景下,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一粒老鼠屎,真的能够坏掉一锅粥、影响无数人的。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 2025-04-04 12:15

    看到泰康我就放心了,我邻居,一个独居老人,60岁,在银行办理农村养老金的时候,被卖保险的忽悠买了保险,一月扣200来块钱,和养老金一样多,她发现四五个月卡里养老金没钱,就找我看看,一看有个保险,可笑的是他儿子就在泰康上班,打电话投诉给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