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这么久的《胡同》,终于开播了。但一口气看了六集,却越看越让人失望。
01:让人失望的制作这种失望,首先要说的,就是制作真的太粗糙了。
在还没开播的时候,《胡同》就标榜自己是“年代大剧”。
十几个老戏骨坐镇,又挑在国庆前夕开播,《胡同》的野心不可谓不小。
提到年代大剧,就不可避免地要提上半年热播的《人世间》。
这部剧从剧情,到角色,还有演员的演技,更甚至服化道以及后期制作,都可以说是无一不精。
用最质朴的镜头,聚焦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里的变迁,质朴与厚重,是这部剧最大的看点。
拍年代剧,历史的厚重感,时代的沉淀感,角色的代入感,都是必须要呈现出来的。
如果没有呈现到位,那这部剧无疑已经失败了一半。
《胡同》里的第一个篇章,把故事放在开国大典前夕的老北京。
怎么体现北京这座老城的底蕴和烟火气,怎么拍出老北京历经战乱,百废待兴的破碎感。
又怎么演出老北京人在战乱下的苦,以及面对政权更迭的彷徨,还有挑起生活的市井气。
都是这个篇章最难攻克的一部分。
但很显然,《胡同》拍得并不好。
从城市的建筑,到街道的陈设,还有商贩的扎堆,都能看出导演想努力地拍出老北京的味儿。
但没有经过精心雕琢、用心做旧的服化道,你越是这样堆出来,“演”的成分就更明显。
尤其这样“新”的服化道,配上后期的滤镜,让整部剧看上去很有违和感,就像某位观众评论的,“影楼味”十足。
就拿这段早餐戏来说,你乍一看,的确烟火气很足。
热气腾腾的早餐摊子,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商贩间的交头接耳,让整个画面看上去,不仅有市井味,更有老街坊之间的人情味。
可如果把镜头放慢,看街道刻意摆出来的陈设,看商贩干净的袖口,以及他那不甚熟练的捶打动作。
再去看那些碗,桌子,就连地上的积雪,都透露出一股“演”的痕迹。没有生活的质感,全是演戏的道具味。
对比《人世间》道具的精心打磨,《胡同》输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让人失望的不仅是制作水准,还有主演的演技。
在年代戏里,演技最出圈的,往往都是那些有阅历,也有演技沉淀的老戏骨。
就拿《人世间》来说,丁勇岱和萨日娜等人的演技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却又入木三分。
没有大起大落,犹如涓涓细流。但精湛的演技,又让每一个表演,都演到了观众心坎上。
质朴又真实,细腻又有张力。让观众看了,共情力十足。
老戏骨们虽然是演技看点,但年轻演员因为稚嫩,因为朝气,也是年代剧中并不可少的一抹亮色。
年轻演员只要演得到位,要想出圈并不难。但很显然,《胡同》里的赵露思,还是让人失望了。
从出道到现在,赵露思一直游走在偶像圈里。所以,她的这张偶像脸,要演正剧其实是有硬伤的。
但作为她从业生涯的第一部正剧,很多观众,包括笔者在内,都希望看到赵露思的突破。
所以尽管不看好,但也充满了期待。
结果一口气刷完六集,看下来的只有一言难尽。在《胡同》这部剧里,赵露思的演技,有三大致命的硬伤。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台词问题。
赵露思的台词问题,实际由来已久。咬字不清楚,断句没有侧重。说一两句台词,可能还觉得问题不大。
但台词一多,赵露思的问题就暴露得淋漓尽致了。
赵露思的台词功底,不说在实力派演员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就连同为年轻偶像演员的侯明昊,也是不能比的。
除了台词吐字问题,赵露思在台词上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口音。
她在剧里饰演的田枣,是个地道的北京女孩。但赵露思的台词,却没有任何“京味”。
同为一个胡同,实力派演员们一口一个京片子,到了赵露思这,就满满的违和感了。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眼神问题。
评判一个演员的演技好坏,很多时候不需要台词,更不需要肢体语言,仅仅靠眼神就能细品出来。
赵露思的眼神戏,在拍远景的时候,问题还不明显。但镜头一旦变成特写,她的眼神就成败笔了。
双眼无神,目光涣散。
像是没有睡醒,也像是无法聚焦。不要说眼里有戏了,就连正常的眼神交流,那也是没有的。
演《星汉灿烂》如此,到了《胡同》还是如此。
最后要说的,就是赵露思对角色的错判。
在剧里,田枣是一个充满苦难性的角色。但她的苦难,却是被一层坚韧、乐观的外衣包裹住了。
不仅如此,田枣这个角色在我党的教化下,在街坊邻居的关怀中,她有成长线,也有救赎历程。
所以这个角色看起来简单,却也有她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但赵露思驾驭这个角色,用的却是她演偶像剧的方式。
拿《星汉灿烂》里的程少商和《胡同》里的田枣放一起,可以说完全看不出差别。
这种感觉,在看赵露思的哭戏就更明显了。
干嚎式的哭戏,配上略微情绪化的台词,放在偶像剧中,也勉强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但放在正剧里,却是怎么看,怎么出戏啊。
03:“三教九流”,却成了《胡同》最大的亮点说了这么多,《胡同》有亮点吗?
有,就是胡同里的那些“三教九流”。
在《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师傅说过一句话,就是“咱们都是下九流,谁也别嫌弃谁”。
这个“下九流”,才是《胡同》第一篇章的最大看点。
胡同里卖牛肚的贵叔,日子过得紧巴。每天起早贪黑地出摊,才能换来一家老小的勉强温饱。
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在时代面前,微不足道。在大人物面前,更微不足道。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在面对胡同里失去父母的田枣和煤核这两个孤儿时,却是多有照拂。
今天塞一个饼子,明天塞一个油墩子。
小人物的质朴与温情,在这个角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饰演贵叔的演员,是一个熟面孔,叫房子斌。在《人世间》里,他也饰演了被权利腐蚀的警察龚维则。
从龚维则这个角色也能看出,演员实力不俗。他在《胡同》里饰演的贵叔,戏份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
小人物身上的“怯”,以及干起活来的麻利劲,都被他拿捏得非常到位。
戏份不多,却还能让人记住,这个演员的功底可见一斑。
胡同里除了贵叔,还有索谦和僮筱亭。
索谦的祖上是贵族,正宗的“旗人”。
因为这个出身,混了半辈子。
结果时代变了,他就成了“弃儿”。
没了贵族身份,没了家产,又没有生活技能。只能靠蹭吃蹭喝,蒙混过日子。
喜欢的女人在妓院,连见一面,都要跟老鸨说尽好话。
那打满补丁的绸缎掛,就像是索谦的这一生。富过,贵过,但现在这一身补丁,让他的出身成了一个笑话。
而僮筱亭,是个伶人。
这个角色身上,有很多程蝶衣的影子。
大红大紫过,富过,也体面过。但时代一变,他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角儿”,也成了时代的弃儿。
这两个角色身上,都有旧社会的烙印。一个是沉迷于往日荣光的落魄旗人,一个是想重现京剧荣光的落魄伶人。
操着一口地道京片子的俩人,面对新社会,都出现了“水土不服”。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小人物,面对历史车轮的无能为力。
角色看似是喜的,但剖开外壳,里面却是掺了血泪的。
这两个角色看似无足轻重,实际却是第一篇章里的重头戏。
怎么把人物的气质诠释出来,这是最难的。但看两位演员的“京片子”,还有举手投足间的气韵,当真是无可挑剔。
尤其索谦这个角色,演员把角色身上的“混”,还有无能为力,都支楞在那一身打满补丁的绸缎掛里了。
看完了这三个“下九流”的角色,再来看赵露思饰演的女主,是不是更能看出差距了?
演古装吧,古装门槛低,卖萌,嘟嘴,撒娇,瞪眼就行,粉丝也喜欢,现代剧就比较正了,对演技台词要求都有点高
她本来就是台词差,演技也很一般,在星汉就已经比较明显了,不过粉丝护的比较厉害
赵露思演啥都是陈芊芊,粉丝还疯狂捂嘴
最讨厌这种剧,一大群王者带着个青铜,工资跟演技不匹配[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