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父母拼凑7万供女儿留学,至死未再见面,同学:她曾回国12天

友鸿阅览趣事 2024-12-13 06:20:40

常言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为人子女为父母尽孝道是不可推避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2020年,一则关于农村父母被女儿抛弃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报道,一对农民夫妇耗尽积蓄,东拼西凑了7万元供独生女儿曹茜外出留学。

可顺利留学后的女儿却一去不复返,音讯全无。

孤苦无依的老两口在年迈且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渴望能见女儿最后一面,却始终未能如愿。一个抛弃父母远赴异国的女儿和一对可怜的父母,在这个看似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纠葛?

老来得女

1979年,曹茜出生于辽宁省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在那个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曹茜却过上了很多女孩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她拥有了父母全身心的爱护。

然而,没过几年,父亲曹肇刚和母亲刘玉红对曹茜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原来,在曹茜出生前,曹肇刚和刘玉红是盼望着这一胎是男孩的,他们其实跟村里的其他人没什么区别,都觉得“丫头片子”没用。

曹茜出生后,夫妻俩倒也没觉得怎么样,毕竟在两人看来,无论是刘玉红还是曹肇刚,身体都还算硬朗,过两年身体养好了再生一个也是没问题的。

至于曹茜,总归是亲生的,至少在老二还没出生的时候,对她好一点吧。

五岁时,曹肇刚和刘玉红带着曹茜逛街时,曹茜看上了店里摆放着的精致的钢琴,实在是喜欢得不行,吵囔着非要买。

那个年代,能买得起钢琴的人家其实不少,但大部分人买得起却养不起,更供不起孩子学钢琴的费用,因此,钢琴的入门成本非常高。

尽管家里不富裕,可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夫妻俩还是紧巴巴地凑钱买了一架钢琴。

但似乎是命运使然,一次,曹肇刚跟刘玉红特意去城里的医院做检查,想着让医生看看刘玉红的身体是否有条件再怀一个了。

结果,当曹肇刚拿着刘玉红的检查报告去问医生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让他瞬间绝望的答案。

医生说,刘玉红生曹茜的时候遇上了大出血,再加上她年纪已经不小了,第一次生产又伤了根本,再生一个几乎是不可能。

回到家的刘玉红,看着这个搭上半条命才生下来的女儿曹茜,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复杂的情绪,而曹肇刚,对曹茜是又爱又恨。

不管怎么说,曹茜是夫妻俩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唯一的孩子,要说爱,他们肯定是爱的,但因为曹茜他们失去了得到儿子的机会,又让他们对曹茜怀着些怨恨。

每次带着曹茜出门,爱嚼舌根的村里人就喜欢奚落这一家人,总说“丫头片子不顶用”“可怜只生了个丫头片子”之类的话。

小小的曹茜不懂事,听不明白这些话,可作为大人的曹肇刚和刘玉红却很难不把这些话听进去,心里总不是滋味。

后来,曹肇刚和刘玉红倒也想通了,说破了天两人也只有这么一个“丫头片子”,哪怕就当“儿子”养,也总比没有要好。

2.几度失望恩断义绝

幸运的是,读小学以后,曹茜真的让父母狠狠地在村里出了一口气。

曹茜自小就聪明伶俐,而上学之后,她将自己的聪明完全放到了学习当中,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

那时候,村里的孩子都在村小学上学,一般孩子们的成绩也都是一块出的,有的家长还会拿着孩子的成绩单在村口跟别人讨论和对比。

每当这个时候,曹茜就会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和一沓奖状来到站在村口的刘玉红面前。

刘玉红则兴高采烈地接过成绩单和奖状,让曹茜先回家吃饭,自己留下来跟其他人展示和炫耀女儿的优秀。

刘玉红说:“谁说丫头片子不好的?我这一个丫头片子顶你们几个儿子啊!”

听见刘玉红的话,曹茜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她维持成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也为了父母的面子。

随着年纪的增长,曹茜也听到了很多村里的风言风语,她知道,比起自己,父母更期待唯一的孩子是一个男孩子。

为了让父母能在其他人面前扬眉吐气,她必须努力,也必须成绩好。

而吃到了女儿成绩好的红利的曹肇刚和刘玉红也不再纠结儿子的事情了,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只要是在家,他们绝不让曹茜干一点活,哪怕曹茜主动要给父母帮忙,也基本上都被阻拦了。

在曹肇刚和刘玉红眼里,只要把曹茜供上大学了,他们一家人就算是出人头地了。

然而,曹家的亲子关系的转变就发生在曹茜高三的这一年。

1998年对于曹家来说,本应该是喜气洋洋的一年,就连村里人都知道,这一年曹家的“金疙瘩”曹茜要高考了。

而曹茜也没有辜负父母对她的期待,顺利考出了一个优异的成绩。

可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曹茜和父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在曹茜看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活在父母的期望里,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如今她即将上大学,也算是完成了父母的期望,她想要为自己活一次。

因此,曹茜将所有的志愿都填到了南方,其中,她的第一志愿就是她心心念念的中山大学。

然而,最后曹茜等到的,却是辽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绝对不可能,就算中山大学她没录上,其他的南方的大学她也是有机会的,按照她的成绩和志愿,怎么也不可能被辽宁师范大学录上。

不甘心的曹茜跑到学校里,才从老师口中问出真相,原来是曹肇刚和刘玉红害怕女儿脱离他们的掌控,才特意去学校私自更改了她的志愿。

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满和挣扎,但曹茜还是和父母大吵一架后接受了现实,按照父母的期望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大学学业。

然而,她从未放弃过逃离这个家庭的念头,她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她彻底摆脱父母束缚的机会。

3.计划多年终逃离

大学毕业后,曹茜计划出国留学,以此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她深知出国费用高昂,但她也清楚,父母一直爱慕虚荣,喜欢炫耀她的成绩。

因此,她不断地向父母灌输出国的种种好处,并强调有一个出国的孩子会使家庭更加荣耀。

在曹茜的软磨硬泡下,父母最终同意了她的留学计划。

为了给女儿筹措学费,他们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向亲戚朋友低头求情,最终,他们凑齐了7万元,将女儿送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

然而,曹茜的留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她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还要努力赚取生活费。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与父母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

每当她打电话回家时,父母总是催促她好好学习,不要浪费钱,而她也总是以“打钱”二字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茜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隔阂越来越深。

在一次电话中,因为父母再次对她进行了一番教育,她终于忍不住与父母大吵了一架,从此切断了与他们的联系。

在那之后的十多年里,曹茜再也没有给父母打过任何电话,她一心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事业,逐渐在德国站稳了脚跟。

在德国,她完成了博士学业,留在了母校担任教授,还与当地的一名男子喜结连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在这幸福的背后,却是父母无尽的思念。

他们一直期待着女儿能够回国看望他们,与他们团聚,可女儿从未再回来过一次。

2020年,曹茜的父母相继查出患有癌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见女儿一面。

令人惋惜的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尽管他们四处打听女儿的消息,发现女儿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始终不愿意回国看他们一眼。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老两口心如刀割。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会如此绝情,连父母的最后一面都不愿意见,他们悔恨自己当年的行为可能给女儿带来了太大的伤害和压抑,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曹家父母与曹茜的故事被报道后,有曹茜的同学透露,其实曹茜曾在2012年时回国过,甚至还待了12天,但她却依旧没有选择去看望父母,可见她对父母的怨念之深。

曹茜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对她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渴望自由独立,希望能够摆脱父母的束缚。

然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被严重侵犯,导致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而曹茜的父母虽然深爱着女儿,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期望也给女儿带来了巨大压力。



0 阅读:0

友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