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年轻有为,在无可奈何下丢了皇位,并不能怪他

空心说球 2020-08-08 09:05:17

朱允炆年轻有为,在无可奈何下丢了皇位,并不能怪他

朱允炆是一个非常悲情的皇帝。他虽然是帝王,但是还没干多久,就被自己的亲叔叔给赶下皇位。而他虽然生前是帝王,但是在死后,还被写进剧本里,成了一个落荒而逃的和尚。其实传闻自然是不可信的。如果朱元璋都能算到朱棣的谋逆,以及给朱允炆准备一套袈裟,那么为啥不在一开始就把朱棣给打压下去。让朱允炆在皇位上安安稳稳做个富贵闲人呢?可以说,朱允炆之死是确凿的,也不能扭转的。

但是这样一个死得早,并且皇陵都没有的帝王。实际上在皇位上也是非常聪明的。首先就是朱允炆不同于朱元璋,他对于儒家是非常喜欢的,从当时在朝廷里的几个大学士,以及朝堂上赫赫有名的方孝孺来看。就可以看出朱允炆已经脱离了老朱家本身的暴力倾向,而是想要进入一个诗文礼仪的文化大邦时代。明朝的文化是很枯扁的,而朱允炆如果存在,至少可以把明朝的文化放得更松一些。

其次就是朱允炆在对锦衣卫问题上,并不像自己的祖父以及叔叔那样。朱允炆对锦衣卫的依赖性不强,并且同时放松刑罚,把从前朱元璋时候的大量苛政巧妙地推翻,一边继续“遵循祖制”,一边实际上实行改革。他对自己祖父的许多举措其实都是不满意的,但是他也没有直接跳出来把祖父给羞辱一番,而是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把明朝的地位提高到唐宋那样的时代。这是建文帝一个美好的愿望。

同时在经济上,因为明朝在建文帝的时候,首都仍然在南京,所以建文帝对周边苏州以及浙江一带的经济非常重视,他任用文人,来达到以文制武的理想。同时把民间的恶霸以及富户的特权更加压缩。但他也不同于自己的祖父,一定要把富户置于死地。这是在明朝一个非常不可多得的举措。在经济上建文帝的建文新政实际上正在把明朝的弊病一扫而光,想要依靠政治与经济的清明,来让明朝脱离一开始的以武治国的乱象。

最后一点就是削藩问题了。建文帝的削藩实际上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永乐帝非常不满意这个侄子的行为,但是在永乐登基之后,仍然还是把削藩继续了下去。建文帝在这件事上,就像是商鞅一般,他的变法威胁到了一部分人,然后这些人起来杀死他,但是他的意志,却成为了后人继承的对象。可以说,这也是永乐帝让人觉得虚伪的地方。

建文帝的丢了皇位,并非是自愿,而是无可奈何的。他丢了皇位第一方面是低估了自己的叔叔们的反抗意识,第二点是太过高估了文官政治,要知道宋朝就是以文治国的典型极端,而建文帝的这种极端做法,也自然带来了灭顶之灾,在靖难的时候,他拿不出像样的抵抗兵马,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毕竟丢了皇位,不能怪他,而要怪朱棣的虚伪与野心。

0 阅读:7

空心说球

简介:持续关注各大足球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