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表叔窦婴,吓死舅舅田蚡,汉武帝仅用一场酒宴换来大汉的实权

沫沫在哪 2020-09-11 15:57:15

汉武帝画像

前几天,小编写过一篇关于西汉两股重要的外戚势力对大汉朝的影响。其中一股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漪房的窦氏外戚势力。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汉武帝刘彻登基以后对于皇祖母外戚势力的处理。公元前131年,刘彻的表叔、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在外城被押上刑场。

也许窦婴死到临头都没想到,他身为窦太后的侄子,而且在七国之乱的平息之中立下赫赫战功,临了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果。而他的死,仅仅是因为一场酒宴。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去世,皇太子刘彻继承大统,史称汉武帝。虽然表面上他是一国之君,掌握国家的生杀大权,掌控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权利不在汉武帝手中,而是他的祖母窦太后手里。

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并不完善和健全,这就导致了外戚的势力逐渐膨胀,前有吕氏太后,又有窦氏外戚势力。所以在当时,皇帝的母族亲戚、或祖母亲戚几乎都会封官封侯。所以在汉武帝登基之初,也重用了自己的两个舅舅-田蚡和王信(此二人为同母异父关系)。

当时西汉掌握大权的当然是窦太后,所以汉武帝对祖母的娘家人也委以重用,其中有表叔窦婴,任命其为丞相。任命舅舅田蚡为太尉,也算是在朝堂是势力制衡吧。

汉武帝登基之初,想一展抱负,打算让儒学取代黄老之学。这当然触及了窦太后的底线,她喜好黄老之学。于是她重新上台干预朝政,把倡导儒学的人全部打倒。

窦太后 剧照

通过此事,汉武帝明白,自己目前实力不足,需要隐忍。等窦太后去世,大权在握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就这样,等了四年,窦太后去世。政权确确实实的回到他的手中。

只可惜虽然窦太后去世,但是外戚势力多年稳固,一时难以清除。另一个难题,窦太后去世,但是母亲王太后却像走出来像婆母窦太后一样控制朝野,掌握政权。于是她重新任命自己的弟弟田蚡为丞相。

只是田蚡在王太后的支持下,日益骄奢淫逸,蛮横无理。试图在朝堂上独揽大权。

汉武帝对舅舅的行为十分不满,只是碍于母亲的颜面,只能任他作威作福。最终一件事的发生,导致了他的死亡之路。

窦婴失势后,体会到什么叫树倒猢狲散。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被弃而走,只有一个老战友-灌夫还同他往来。相比靠关系上位的田蚡,他们俩可是真真实实的从战场上走出来的,赫赫战功。所以对于如今现状,二人十分不满。

俩人同田蚡的矛盾于公元前131年,田蚡新娶妻的问题上达到了极致。虽然二人不愿参加酒宴,无奈。

酒席过程中,田蚡跟大家敬酒时,大家都成尊敬状态。而窦婴跟他们敬酒时,除了一些老战友,其他人都是草草应付。灌夫此时已喝多,见大家竟然如此对待窦婴,自然怒火中烧。端起酒杯向田蚡敬酒。

对于窦婴田蚡都是看不起的,更别说是灌夫。对于他的敬酒,田蚡不仅没起身,连杯中酒都未饮进。按照大汉朝的规矩,酒未饮完,这是对敬酒者的挑衅和蔑视。

灌夫武将出身,自然受不了争个气。大闹一番离开宴会。这让田蚡很是没有脸面。于是命令人把灌夫抓起来,关进牢房。

田蚡向汉武帝禀奏,说灌夫大闹他的婚礼,是对王太后的不敬。于是借口肆意捕捉灌夫家人。

窦婴明白,灌夫是为了维护自己才如此。于是连夜入宫求情。汉武帝让他们于第二日在朝堂对峙。

二人于第二日朝堂进行辩论,双方僵持不下。汉武帝让大臣发表意见,虽然朝臣同情窦婴,但是碍于田蚡的淫威,不敢明着反对。

汉武帝见朝中无人敢为窦婴说话,而自己此时一味袒护,也会触及田蚡和王太后的利益,只能随便找些罪名把窦婴押入大牢。

窦婴在狱中想到汉景帝临死前曾赐过一纸诏书,大体意思是今后遇到什么不方便之事,可以便宜行事。

随后汉武帝命人寻找遗诏,只是宫中未找到。但在窦婴家中找到一份,可上门的大印是私自盖上去的。本来不会死的窦婴,却因为这个诏书把自己的后路堵死。

窦婴以伪造圣旨被判死罪。只是这封遗诏或许真的存在,只是被谁拿走就不得而知了。

一段时间后,田蚡的报应来了。他犯了疯病,整天在家中大喊小叫的。史书记载,田蚡犯病是因为他看到窦婴及灌夫的亡灵整天围着他。自然这是无稽之谈,也许是汉武帝的一个手段而已。

窦婴虽被杀,窦氏势力大衰。但这件事也露出了田蚡的野心及一些违法行为。所以除掉他,势在必得。没了田蚡,王太后失去了依托,自然退居幕后,不再干政。

就这样,一场酒宴,汉武帝摆脱了外戚的困扰。真正的把国家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实现了唯我独尊,成就一番旷世伟业。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的政治抱负和手段。他利用窦婴,紧逼田蚡和王太后。他利用他们之间的心理互相制衡互相打压,手段可谓高明。

汉武帝剧照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