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与眼镜行业巨头 EssilorLuxottica 近日宣布,Ray-Ban Meta 眼镜正式开启全球化技术跃迁,实时语音翻译与 Meta AI 多模态功能全面登陆欧洲市场,同时加速新兴市场布局。此次升级不仅涵盖功能拓展,更在硬件设计、交互体验及全球供应链层面实现多维突破。

技术层面,实时语音翻译功能率先落地四大语种(英/法/意/西),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触发跨语言实时对话。值得关注的是,该功能支持离线模式——用户可预先下载翻译包,在无网络环境下实现基础翻译需求。这种"云端+本地"的混合架构设计,既保证了基础功能的可用性,又通过云端服务提供持续迭代的智能优化。
AI 交互体验迎来重大升级。Meta AI 多模态功能突破地域限制,在英国实现图像识别问答全量开放,用户拍摄物体即可获取智能解析。此前仅限语音交互的欧洲市场,如今已扩展至德国、瑞典等 13 个国家,支持包含视觉问答在内的完整功能集。这种渐进式开放策略,既保证了技术稳定性,又通过区域试点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社交生态建设取得实质进展。Ray-Ban Meta 眼镜已打通 WhatsApp、Messenger 等主流通讯平台,支持第一视角视频通话与消息收发。更令人期待的是,Instagram 消息与通话功能即将集成,这意味着用户可直接通过眼镜发起 AR 化社交互动,为社交媒体带来全新交互维度。

硬件创新持续加码。Skyler 系列新增三款配色方案(闪黑/绿镜、闪黑/绿片、闪灰/蓝宝过渡),配合原有的 Wayfarer、Headliner 两大经典款式,总计 25 种组合满足多元审美需求。

继在 14 个成熟市场站稳脚跟后,Ray-Ban Meta 眼镜即将进军墨西哥、印度、阿联酋等新兴市场,形成覆盖 17 国的全球销售网络。EssilorLuxottica 宣布的千万级产能规划,预示着该产品正从试水阶段迈向规模化量产。
值得关注的是,Meta 在此次升级中埋下两大技术伏笔:Live AI 持续交互功能即将登陆北美市场,通过相机权限开放实现场景化实时指导;而 OpenAI、Google 等竞品在 AI 眼镜领域的概念性探索,则凸显了该赛道的技术密集型特征。

从技术演进看,此次升级标志着智能眼镜从单一功能设备向多模态 AI 终端的跨越。实时翻译突破语言障碍,AI 视觉增强信息获取,社交功能重构交互场景,三大维度共同构建起"工具-信息-社交"的完整生态闭环。这种生态化布局,既是对传统眼镜行业的颠覆式创新,也是 Meta 在 XR 硬件领域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