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南京在保护明城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相对好的值得肯定与赞扬!

保护很好的明城墙!
应该说,南京的明城墙遗址绝大多数是保留下来了,堪称完美!
最近,我们实地走遍了一次南京的明城墙,粗略的考察了朱元璋时代的南京城,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印象!
而我们大家更是觉得,即使退回到那个年代,南京也称得上是一个大城市,老百姓在城里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明皇城根下的老式建筑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在走遍南京明城墙之后顿时有一种最为强烈而又深刻的感觉:朱元璋朱皇帝尽管文化不高,但事实上,他在御敌上有一种匠心独具的超人智慧与战无不胜的雄才大略!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原下关地段雄伟壮观的明城墙!
一是,朱元璋的战略思想是构筑御敌于外的明城墙,尽力把敌人挡在城墙外面。这样子啊就能保住城内百姓的安全与正常生活!
二是,朱元璋朱皇帝几乎在整个城墙外面都设置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即众多的河流水系。比如,城东外面有玄武湖、月芽湖等等水系。而南面则有秦淮河等水系。西面和北面外围有长江水系作为一个挡箭牌,以防范外敌渡江。而内有护城河相隔离,可以说是三层御敌。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敌人很难攻进城内!

城墙处就是护城河!
三是,应该说,朱元璋朱皇帝在那个年代里,他把南京防御的重中之重放在原下关地区。因而,原下关地区小桃园至阅江楼地段,其城墙建筑雄伟壮观,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即使敌人来到城墙下,也会极为胆怯与胆寒,甚至于可能会被吓破了胆!

原下关地区明城墙极为壮观!
古话说得对也说得好。而事实上,有时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朱皇帝尽管建立了一个铁桶般的南京明城墙,外敌算是防御住了,可最终结果却是没能防范住自己的儿子朱棣。

气势磅礴的明城墙!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于公元1399年7月4日在北平起兵,迅速占领了蓟州、居庸关等地,并在河北、山东等地与明军交战,取得了多次胜利。

明城墙御敌的作用很大!
公元1402年,朱棣大军深知朱元璋在南京西北面建有坚固的长江防线与城墙防线,他们没有选择在南京渡江,而是选择在镇江渡过长江,攻破镇江等咽喉要地,最终逼近南京。

朱棣还是攻破了老爸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城墙!
最终,朱棣还是在金川门一带进入南京城。

明城墙防御了外敌却没能防范住自己的儿子!
自此,朱元璋朱皇帝苦心经营的明城墙御放防线还是败在了自己的儿子朱棣手里!也算是应了一句古话,老子英雄儿好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