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电话被打爆,美债抛售开始下场,王毅16字警告,中方亮明底线

科技小笛 2025-04-13 14:03:49

一、美债抛售开始下场:白宫电话被打爆

2025年4月1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突破4.5%,一周累计涨幅达48.5个基点,创下二十多年来最疯狂的单周涨幅。

这场被市场称为“史诗级抛售”的动荡,不仅让华尔街陷入恐慌,更让白宫的电话系统濒临瘫痪——幕僚长、副总统、财长的电话被商业盟友、共和党议员和金融巨头轮番轰炸,核心诉求只有一个:“让特朗普停止关税战!”

美债收益率飙升的背后,是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的集体行动。债券价格暴跌意味着投资者正在疯狂抛售这一传统避险资产,而美国政府的融资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若美债流动性枯竭,华盛顿将面临“借不到钱”的绝境,这无异于动摇美国经济的根基。

二、谁在抛售美债?三大“幕后推手”浮出水面

尽管美国财政部要到6月才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但市场已通过蛛丝马迹锁定三大关键力量:

对冲基金的“高杠杆爆仓”

高达1万亿美元的基差交易(国债现券与期货套利)因市场剧烈波动触发平仓潮。这类交易杠杆率可达50-100倍,一旦保证金不足,抛售如雪崩般蔓延。

类似2020年3月的危机重演,但这次美联储尚未出手救市,市场自救能力濒临极限。

海外债主的“信任崩塌”

日本(美债最大持有国)、中国等央行减持美债的传闻甚嚣尘上。尽管日本财务大臣公开否认“用美债当谈判筹码”,但数据显示,日本机构单周净抛售外债规模已达175亿美元,创五个月新高。

中国虽未公开表态,但市场猜测其可能通过抛售美债反制关税战。若成真,这将是对美国金融系统的“核弹级打击”。

全球资本的“避险转向”

欧元区、澳大利亚主权债券成为新宠,黄金价格同步飙升。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超6%,与其“避险资产”光环严重背离。

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已从“担忧经济衰退”升级为“质疑美元信用体系”。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正摧毁全球化分工体系,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

三、中方的“最后通牒”:王毅16字直击美国命门

4月11日,中国外长王毅向美方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美国不能任意妄为,历史车轮不能倒退!”这16个字,不仅是对特朗普政府的摊牌,更揭示了当前危机的本质——美国试图用关税战逆转全球化进程,但世界已不再接受“强权即真理”的旧秩序。

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而凌厉:

对美进口商品关税从34%加征至84%,部分品类达125%,彻底封杀美国商品在华市场。

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扩大内需、深化与欧盟及东盟合作,构建“去美国化”供应链。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与区域货币合作,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四、关税战的“死局”:中美谁先倒下?

特朗普政府试图用“90天休战期”安抚市场,却暴露其战略矛盾:对70国暂缓关税,却将中国税率加至125%。这种分化策略反而为全球供应链“绕道”提供窗口——中国企业可通过第三国出口,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美国经济已陷入“滞胀式衰退”困局:

通胀压力:核心PCE达2.5%,关税推高物价,美联储降息空间被压缩。

债务风险:美债规模突破29万亿美元,利息负担随收益率飙升激增。

信誉崩塌:WTO规则遭践踏,盟友反制加剧,美元信用体系岌岌可危。

五、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金融版图重构

这场危机不仅是中美博弈的缩影,更是旧秩序崩解的号角。当美国将美元从“全球公共产品”异化为地缘政治武器时,其信用根基已遭反噬。正如经济学家爱德华·亚德尼所言:“市场正在用抛售惩戒美国政府!”

王毅的16字警告,既是中国的底线,也是世界的呼声。若美国继续一意孤行,等待它的不仅是美债市场的崩盘,更是全球资本“用脚投票”重构金融版图的终局。

留给特朗普政府的选择只剩两个:悬崖勒马,或与旧霸权一同沉没。

当“安全资产”美债沦为风险源头,全球资本该向何处避险?这场由美国自导自演的金融风暴,是否会成为终结美元霸权的“珍珠港事件”?

7 阅读:2480
评论列表
  • 2025-04-14 09:36

    历史的车轮挡不住!老美怎么蹦跶都白搭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科技小笛

简介:有理解、有深度,这里有最精彩的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