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吴门四家”之一。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艺术领域成就斐然,其作品风格独特,备受后世推崇。《江南春卷》便是文徵明书法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以行草书书写,创作于嘉靖甲辰(1544 年),彼时文徵明已七十五岁高龄,此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创作背景方面,《江南春卷》书写的是倪元镇和沈石田所作的《江南春》诗。倪元镇即倪瓒,沈石田即沈周,皆为当时文坛画界的重要人物。文徵明书写他们的诗作,不仅是对诗歌内容的欣赏,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一种艺术交流与共鸣。诗中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种种景致,有夜雨催生的芦笋、朦胧的晨光、杏花如烟、远江摇曙、落红飞燕等,营造出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而文徵明以其高超的书法技艺,将诗歌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书法风格来看,文徵明此件行草书作品尽显其晚年书法的精妙。其用笔苍劲而不失灵动,笔画粗细变化自然,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感。在结构上,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虽已至暮年,但他的书法功力丝毫未减,反而更添几分沉稳与老辣。点画之间,既有行书的流畅便捷,又有草书的放纵洒脱,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把握。 在内容上,倪元镇和沈石田的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江南的春天,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如“柳花入水化绿萍,风波浩荡心怔营”“故苑长洲改新邑,阿嫱一倾国何立?茫茫往迹流蓬萍,翔鸟走兔空营营”等诗句,借景抒情,充满了人生的哲思。文徵明以书法的形式将这些诗句呈现出来,使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江南春卷》作为一件珍贵的艺术作品,不仅是文徵明个人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也为我们研究明代书法、文学以及江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甲辰十月既望文徵明识,这一落款也为作品的创作时间提供了明确的记录,使得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件作品的来龙去脉。原文:《江南春》汀州夜雨生芦笋,日出瞳胧帘幕静。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短

鬓。远江摇曙剑光冷,轱辘水咽青苔井。落红飞燕触衣巾,沉香火微萦绿尘。

春风颠,春雨急,清流泓泓江竹湿。落花辞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嗟我胡为去乡邑,

相如家徒四壁立。柳花入水化绿萍,风波浩荡心怔营。(倪元镇)

燕口香泥迸么笋,东风力汰倡条静。烘窗晓日开眼光,湘庋披奁寻纸影。落花沉沉碧泉冷,余香犹在

臙脂井。楼头少妇泣罗巾,浪子马蹄飞软尘。春来迟、春去急,柳棉欲吹愁雨湿。黄鹂留春春

不及,王孙千里为谁碧。故苑长洲改新邑,阿嫱一倾国何立?茫茫往迹流蓬萍,翔鸟走兔空营营。

(沈石田)象林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东风吹梦晓无踪,起来自觅惊鸿影。彤帘

霏霏宿余冷,日出莺花春万井。莫怪啼痕栖素巾,明朝红嫣鏖作尘。春日迟,春波急,晓红啼

春香雾湿。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花碧。楼前柳色迷城邑,柳外东风马嘶立。水中荇带牵


浮萍,人生多情亦多营。


甲辰十月既望文徵明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