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署的《芯片和科学法案》,正式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整体冲击。正当美国紧锣密鼓的谋划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全盘限制战略的同时,美国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却出人意料的“示好”中国市场,并且开始结束自己的长期“摆烂”状态,布局新的产业领域。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高通做出如此选项?
美国总统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以超500亿美元的巨额财政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投资建厂,并且规定,获得补贴的企业,未来10年之内不能到中国大陆去投资。新法案针对中国的火药味非常浓烈。
美国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市场经济法则,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市场。新法案的出台也正式宣布美国政府开始介入市场,政治意图十分明显。但市场似乎并没有买政府的账,随着新法案出台的,还有美国国内芯片的“崩盘”。
法案签署当天,美国芯片板块全线下跌,跌幅超3%。截止目前,美龙头芯片企业股价依然萎靡不振,英特尔的股价近几日已经从36.58美元/股的高位跌落至33.36美元/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对新法案最生动的形容。
当此关头,高通CEO却公开释放了对中国市场的“善意”,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高通和美国政府对着干呢?
二、 生死存亡的考验熟悉半导体行业的朋友们可能知道,高通是一家致力于IC设计的半导体企业,本身是不生产制造芯片的。在手机芯片市场上,高通更是蝉联多年的全球霸主,巅峰时垄断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
正因为市场地位如此稳固,高通便开启了长期的“摆烂”生涯,开始坐吃山空。很快的,高通的手机芯片市场份额开始被蚕食,2022年Q1季度,联发科全球智能手机SOC份额排名中,联发科以38%的份额再度夺冠,这是联发科连续第7个季度超过高通成为冠军。
再加上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早已过了普及阶段,销量正在逐年下滑。下游厂商面对市场的萎缩,只能不断削减上游的芯片订单。所以,对于高通来说,正在面临的或许是一场生死考验。
日前,高通已经官宣,将投资280亿美元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这意味着高通结束了长期的“摆烂”状态,开始重振旗鼓,准备大干一场。而高通CEO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市场的合作,释放出善意的背后,本质上反应出高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严峻考验!
那么,高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到底有多强?
三、 营收主力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出了外资半导体企业2021年在中国的整体营收情况,根据数据显示,高通2021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225.12亿美元,排名第1。中国市场贡献的营收占高通全球总营收的比重高达67.1%!对高通来说,中国市场是公司真正的核心业务,一旦被动摇,公司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这也是为什么高通CEO敢于和美国政府唱反调的原因。
当然,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高通在向美国政府传达自己的不满!为什么这么说呢?
此次生效执行的新法案超50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重点针对的是芯片代工企业,换言之,补贴的核心是具有芯片产能的企业。而高通是一家IC设计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晶圆工厂。此次巨额的补贴政策,高通将无法从中获益,因此公司高层对美国政府是非常不满的。
又要公司砍断中国市场业务,同时又不给公司输血,对于任何一家市场主体来说,这样的方案都是无法接受的。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一旦美国政府开出了让高通难以抗拒的利益,高通随时可能会抛弃中国市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高通毕竟是一家美国本土企业,一直和国家对着干,带来的后果是公司无法承受的。
总结新法案落定,美国芯片板块初露“崩盘”之兆。与此同时,高通不仅结束“摆烂”,而且向中国市场示好,本质上反应出高通在新法案生效后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高通CEO的一番表态,向美国政府传达不满情绪的意味非常浓烈。但是我们而已不能就此放松警惕,毕竟高通本质上还是一家美国企业。
对此,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请问中国企业以后能买到最新芯片吗?
高通萝卜加大棒,哪看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