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恐怕一本书都写不完,因为这种差异不仅涉及到文化、观念、为人处世,在衣食住行上也十分显著。比如不少去美国旅游的人,都会对其公共厕所马桶前特殊的缺口感到迷惑,并表示无法理解。
即便是厕所,也存在文化差异
那么,美国的马桶前为何会留一个缺口呢?这个缺口到底有何用处?它的存在方便了男性还是女性呢?
美国马桶的特殊之处作为在近代发家致富比较早的国家,美国人使用马桶的时间比较早,并且他们还热衷于不断地对马桶进行升级改良,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马桶的外形都大同小异,马桶圈也没什么特色,就是常见的O型。可是在美国却不是这样,因为在这里U型马桶圈更受欢迎。根据资料来看,美国决定改变马桶圈造型的时间很早,大约是1955年。
美国的马桶圈并未使用常规的O型,而是使用的特殊的U型
在那时,美国国际管道暖通机械认证协会就提出了U型马桶圈的构想,不过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可能后来随着人们意识到了U型马桶圈的优点,才将其再度推上热门,并且让其成功被写入了《美国标准国家管路系统规范》当中。
就这样,U型马桶圈作为一种规范进入了公众场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规范其实并不具备什么强制性,但是这么多年来,美国的多个州却心照不宣地遵守着,可以说已经成为默认的东西了。
美国多个州心照不宣的都选择使用U型马桶圈
正因如此,大家前往美国旅游或者生活的时候,才会经常见到这些与众不同的马桶圈。那么,为什么美国要使用这样的马桶圈?它的存在到底有何作用呢?
特殊的“U”型马桶圈到底有何作用?根据资料来看,自从U型马桶圈被列入了有关规定,大部分的公共场所就进行了及时更换。因为当时还提供了一个备选方案,若是不更换马桶圈,就要提供能够铺在马桶圈上的防菌坐垫纸。
如果不使用这种马桶圈,就要提供专用的防菌坐垫纸
对于防菌纸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因为如今不少商场和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都变成了只有坐便,没有蹲便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为人们提供了可以铺在马桶垫上的一次性防菌纸,以此让大家放下芥蒂,安心上厕所。
从这一个特殊的备案就能看出,在马桶前开一个豁口,设计出所谓的U型马桶圈,最初是为了“卫生”。因为人们在马桶上排便的时候,生殖器官总是会和前端的区域产生一些接触。
U型马桶圈有利于不让人们的生殖器官接触公共区域
而公共厕所当中的马桶每天有那么多人坐过,就意味着那一位置和多人的生殖器官接触过。虽然大家能够保证自己洁身自好,没有什么传染病,但却无法确定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将前端制造出一个缺口,无疑就是最优选择。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减少不同人的“意外接触”了,相对来说比较干净卫生。
除此之外,不少人认为这种设计还有别的好处,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U型马桶圈更加的“Q弹”,这就使人们在坐下的时候不用担心马桶垫会裂开。毕竟从负重分布来看,U型马桶圈确实要更加优秀一些。
U型马桶圈的负重分布会更加优秀
当然关于这一种说法, 大多数人可能都难以苟同,因为将马桶圈坐裂这种事情在我国还是很少发生的。不过,在美国却十分常见。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巨大差异,不少美国人的体型都偏胖,过胖的人群占比不少。
这样的话,想一屁股将马桶圈坐裂还是很容易的。并且前端U型的设计也方便了马桶内部与外部的气体置换,要知道曾有人因为太胖,屁股上肉太多的缘故,使用密闭的O型马桶圈时意外将自己“吸”在了马桶上,最后不得不请求消防员来解救。
一些美国人体型太胖,上厕所会将自己吸在马桶上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屡屡发生,更换马桶设计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或者说这其实是在“因地制宜”。
至于到底更方便男性还是女性,从生理结构上来说,其实是对女性更方便的。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在这方面比较脆弱,身体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要知道哪怕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女性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都会更高。
U型马桶圈可以有效避免女性尿路感染
因此为了保护女性的身体健康,这种设计还是非常方便的。再者女性小便过后需要对隐私部位进行擦拭,这一缺口的设计也刚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当然,这种设计对于男性而言也是有利无弊的,只不过作用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公共场合的马桶都这样特殊,就认为所有美国人家中的马桶都是这样的设计。这种规范本身只是限制公众场合,人们在私人住宅当中有选择多样马桶圈的权利,毕竟来回使用马桶的也就家中的几个人罢了。
这类马桶圈只限制公共场合,许多人家中依旧选择O型马桶圈
实际上,随着各国之间人们的往来愈加频繁,“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之后,人们都体会到了各国“厕所”或者说“厕所文化”的差异。
国外的厕所文化首先以距离我们较近的日本来说,他们的厕所文化是相当出名的,甚至说“厕神”在日本文化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日本有着独特的厕神文化
当我们前往日本旅游和居住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公共厕所设计的十分“豪华”,里面配备了各种设施,可以说是将上厕所变为了一件享受的事情。并且日本厕所的卫生状况一般都比较好,人们专门为改造厕所环境设计出了不少东西。
比如说可以溶于水中的厕纸,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厕纸丢在纸篓当中不仅会滋生大量的细菌,也会让下一个上厕所的人感到不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专门设计了可溶于水的厕纸,在擦拭完之后直接丢入马桶就可以了。
可溶于水的厕纸更加干净卫生
其次以大部分西方国家来说,想在各大景区找到公共厕所并不容易。并且厕所的标志也不一样,卫生间、洗手间和厕所可能指的不是一种东西,所以在去之前需要做做功课。
像英美多国大部分不会使用WC的标志,而是直接使用Toilet,若是对此不够了解,恐怕找半天都找不到。
英美等国不会使用WC标注卫生间
总的来说,厕所在不同国家文化和人们需求的影响下,总是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咱们既然去了,就只能入乡随俗。并且国外的厕所对于喜欢蹲式的人可能不友好,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卫生间都不会设置蹲厕,亚洲蹲在外国人眼中是一种难度超高的动作。
西方大部分厕所没有蹲厕,因为他们无法完成亚洲蹲
不知道在未来科技的助力下,卫生间和马桶还会出现怎样新的变化,毕竟现在的智能家居已经覆盖到马桶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