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哭求给条活路,上网搜同款成热潮,专家:电商不影响实体店

缘一事 2025-04-15 17:52:45

[微笑]实体店真的要被挤兑死了,大量顾客在店里转一圈拿着手机拍个不停,但却没有一个人买东西,仔细一看真是气坏了实体店的老板。

这些顾客在手机电商寻找着相同货物,然后在网上下单,实体店成了“样品展示柜”,气的实体店老板破口大骂,而一些专家还敢妄言电商不影响实体店。

顾客不买东西真的不合理吗?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你薅的是羊毛,我要付的是真金白银

江苏一名女子逛街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但是觉得线下卖的太贵,于是拍照后转头到网店去搜索同款,但是却看见店内放着一张用手写的告示牌:求各位高抬贵手,实体店不是免费的“试衣间”,房租水电各种成本每月上万,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这几行字字字扎心,句句血泪,有店员吐槽:现在十个进店消费的,八个都拿着手机搜同款,嘴里还念着,网上才79,更为离谱的是,还有试了半个小时的顾客直接开启直播间,开始当场带货,实体店彻底沦为背景板。

这种“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的趋势正在疯狂的瓦解传统零售业的模式,自从大家发现同一种商品在线上能比实体店便宜不少钱之后,纷纷开始在线下寻找合适的产品,在线上消费,电商平台为了迎合也都推出了拍照搜同款的功能。

对于大家觉得实体店卖的贵,老板们也表示非常委屈和无奈,“都说线下卖的贵,谁真正的为我们算过账,在一些城市,市中心商铺月租大几万,水电人工再加两万,还有其它一些零零碎碎的开支,一件衣服不加价50%连成本都包不住”。

反观电商这边,一件标价299元的连衣裙,电商平台通过郊区仓库、智能分拣和算法推荐,能以199元包邮的价格卖出仍有利润,加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多数人都没有时间去好好逛街,但又怕网上买到的不合适,于是采取这种简单高效的办法。

“全网低价”的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还是真正的“惠民”?

当消费者习惯性打开软件进行比价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看似占便宜的行为,其实背后都是经过平台算法优化的结果,比如“历史价格曲线”,“价保服务”和标签上的最低标价等等,让我们对于网络上的价格便宜的印象不断加深。

久而久之,大家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断的提升,但是却逐渐忽视了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体验,某平台比价APP的数据显示,用户购买一个商品平均要比价3.2个平台,但是停留在商品详情页面的时间却不足半分钟。

随着电商的崛起,直播带货更是来到了一个新浪潮,许多直播间上演精心准备好的“大戏”,比如发现自己家商品价格不是全网最低,于是怒摔手机,当场改价,商品数量有限,引导大家赶快购买,大搞“饥饿营销”。

并且在现如今,我们大部分人似乎陷入了互联网精心布置的“大局”里,手机里面各种APP会根据消费历史,浏览次数等信息精准给用户推荐量身定制的广告和商品,并且优先推荐所谓的“历史最低价格”。

这种消费现象带来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义乌的批发市场里面,曾经出现“拖鞋卖0.99元还包邮”的奇观,商家坦言:“每单亏2毛,但能冲销量排名拿到平台流量补贴”,而当流量分配权掌握在平台手中时,实体店的情况就更加艰难。

对于这些景象和实体店的哭诉,网友们也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电商也是需要成本的,仓库,工作室,邮费等等,不比实体店少”,“消费者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毕竟现在线上的服务也非常到位,退换非常方便”,还有网友表示电商发展增加不少就业岗位,也是一件好事。

一位头部电商达人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如果没有电商,大家都在线下买东西,这些东西价格肯定不会低,第二,线上的消费也激励了实体店做出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把客户吸引回来,最后,电商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得跟着时代走。

这些观点也确实非常有道理,消费者也有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的权利,而且实体店的范围局限在方圆几公里的地方,一家网店的顾客那可是全国各地,那么实体店真的没有办法应对这个困境吗?

实体经济如何上演“绝地反击”?

面对这样的局面,许多的店家选择“躺平”,现在走在路上,可以看到许多的店铺都贴上了“旺铺出租”“店铺转让”的招牌,在一些商业楼的小区上面住可以发现,楼下的商户一年之内换了好多家,足以证明现在实体店的艰难。

但是有一些商户还是做出了改变来应对这些变化,成都春熙路的“气味博物馆”便是典型案例:店内不设价签,顾客通过闻香盲选香水,最终价格由调香师根据用户故事定制,这里卖的就不单是商品,而是独一无二情绪价值了。

在一些大城市,实体商户也是开始尝试“技术革新”,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比如上海的某服装店,设立的虚拟试衣镜,直接在屏幕前就可以看出上身效果,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体验。

还有一些实体店融合多种服务,比如书店+咖啡+文创+展览,这种多场景在一起方便顾客多种需求的创新,虽然这些创新在一些小的实体店是非常难做到的,但是也为他们提供了思路,可以做出一些变化来对抗电商的冲击。

有相关的研究人员警告,如果实体店还在用‘清仓甩卖’对抗‘双11’,那倒闭潮只会加速来临。

一些地方也开始重视这种情况,并且给与一定的帮扶,比如广州对老字号店铺减免三年房产税,深圳设立“线下消费券”定向扶持实体店,上海试点“商业街保护法”禁止同一街道开设三家以上同质化网店等等。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实体店的存亡早就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当街道被外卖骑手和快递柜占领,当逛街变成手指在屏幕的滑动,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讨价还价的乐趣,更是一个城市鲜活的烟火气。如果是你们,会选择实体店还是线上消费呢,欢迎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来源:

0 阅读:0

缘一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