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眼下,国乒夺冠如探囊取物,人们习以为常,归结于国乒占了人种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在此种氛围中评价刘国梁,他不过是一个聪明勤奋的球员和教练员而已。让我们的记忆回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就会认识到国乒的压倒性优势绝非人种和体制优势,而是一路爬沟过坎、披荆斩棘而来。你就会感受到,刘国梁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1989年世乒赛,瑞典队连夺男团、男单、男双三冠,尤其是男团决赛中,5:0给中国队剃光头。在之后的巡回赛和一年一度的世界杯比赛中,国乒男单进入半决赛都是一大胜利,我依稀记得90年,或者91年,老将老马有一次进入了决赛,输给了佩尔森,获得亚军,居然还上了《新闻联播》,因为这也算国乒难得的成绩。
1991年世乒赛,国乒跌至谷底,在男团四分之一决赛中不敌捷克队,排名第七。当时中国人很伤心,认为直板反手有很大漏洞,无法对抗欧洲的双面弧旋球,横板也没有欧洲人的威力大,所以拉出的弧旋球也不如别人。那时没有种族优越感,只有种族自卑的阴影;没有举国体制的优越性感,因为“让球风波”肆虐,让国乒颜面尽失。彼时,国乒重回巅峰的难度不亚于国足冲进世界杯。危难时刻,在意大利支教的蔡振华主动请缨回国当教练,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巨大改变。蔡振华收获的第一个希望,也是国球重现辉煌的第一缕曙光,那就是刘国梁的诞生。
刘国梁从巅峰滑落,当时国人惋惜、叹息,其实这在竞技体育中实属正常。2003年刘国梁28岁退役,其实再给他一段时间,刘国梁还是有很大可能重返巅峰,就像老瓦被他压制了多年后反弹,只不过国乒人才济济,给你机会多了,对别人不公平。刘国梁在教练岗位上接过了蔡振华的班,组建了一个雄厚的教练员团队,保证了国乒的优势地位。如今,刘国梁又进入世界乒联管理层,希望他能够推动乒乓球在全世界的发展,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将乒乓球发展成主流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