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垮一个盛世,只需两代人

二楼象女士 2025-04-29 20:30:00

朱棣在位时期,有那么两年精神不稳定,无缘无故地“犯抽抽”。

永乐十九年十一月,朱棣给六部下任务,尽快筹集一批粮饷,让朕明年再去漠北“潇洒”一回。

对于这份旨令,户部、刑部、兵部态度一直,全是“已读不回”。

一看六部是这副态度,朱棣急了。你们是真聋了,还是真不拿我当回事儿。于是,把兵部尚书方宾叫来训话。从头到尾,方宾就一句话,粮饷不足,没钱打仗。

气得朱棣当场让锦衣卫把方宾送进大狱好好反省。转头又叫来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问粮饷筹备如何。

面对朱棣的问话,夏原吉、吴中一言不发。反对北征的人,被你送去吃牢饭。那我们不说话、不表态、不干活总可以了吧。

夏原吉、吴中万没想到,皇帝想整人,说话有说话的整法,不说话有不说话的整法。于是,二人在沉默中也进了大狱,和方宾团聚去了。

未奏,会帝召宾,方宾言粮饷不足,召夏原吉,亦以不给对。

其实,朱棣没有真想治他们的意思,纯粹是吓唬吓唬他们。奈何,兵部尚书方宾是一头“倔驴”,心里憋着一股犟劲,一时想不开,狱中自杀。

这下可把朱棣给气坏了。压根没有想杀直臣的意思,就是想让六部首脑带头支持北伐。

方宾“自我加戏”整了这么一出,相当于把“暴君”帽子扣在了朱棣头上。

朱棣为了给自己“洗脱”,找了一个“恃宠而骄,公然受贿”的罪名,对方宾开棺戮尸。

闻宾死,乃益怒,戮其尸。

永乐二十年九月,朱棣与朱高炽爷俩闹得不愉快。他不舍得埋怨儿子不孝,反倒埋怨起太子少师没教好。大学士杨士奇、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就这样进了大狱。

一年时间。六部扛把子进去了五位(兵部尚书方宾、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叫来、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数来数去还差一位工部尚书。

为啥工部尚书宋礼没能享受这份“恩宠”呢?因为宋礼早在两个月前(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先行一步,永登极乐去了。

朱棣的驭臣术,没有被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继承。反而隔了两辈后,被重孙朱祁镇发扬光大。

朱瞻基崩的时候,朱祁镇年龄9岁。9岁小娃娃对驭臣术,懂个嘚儿啊。

但是,有人懂。谁呢,宦官王振。

王振是朱祁镇的铁杆心腹,原是一位不第秀才,因为屡试不中,又太想吃“编制”这口饭。永乐晚年,王振一咬牙,“自我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因为有点学问,很快在皇宫里崭露头角,深得朱瞻基喜欢。不久,混成了朱祁镇的御用保姆。

王振见过朱棣的驭臣手段,于是“照猫画虎”手把手教朱祁镇如何调教底下的大臣。

登基第一年,朱祁镇安排兵部尚书王骥写一份九边年度计划书,王骥拖拖拉拉过了五天没有回信。

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狱,寻得释。——明史卷一百七十一。

朱祁镇便把王骥和副尚书邝埜一块扔进“号子”里,反省几天后,又把他俩无罪释放。打这后,王骥的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一改此前拖拖拉拉的毛病。

看到朱棣爷留下的手段,非常奏效。于是,朱祁镇和王振就玩上瘾了。

正统三年七月,朱祁镇盯上了礼部。不出意外,尚书胡濙因为弄丢了礼部印章,喜提“下放大狱锻炼七日”。

五个月后。刑部尚书魏源负责清理天下疑案,因与御史陈智对案件看法不一致,当堂起了争执。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呜呜嘤嘤吵得朱祁镇头大了一倍。

朱祁镇便在狱中给俩人安排了一个单间,直到吵够了,再官复原职。当年的年夜饭差点是在牢里吃的。

正统六年,户部尚书刘中敷被人弹劾蛮横霸道。朱祁镇搞了一场内廷会审,让大伙共同给评评理——刘大人是不是真的骄横跋扈。

经评审团投票,一致通过刘中敷为人跋扈。内廷当场宣布,刘中敷流放戍边。但要想免于处罚,可花钱赎罪。朱祁镇一看,真让刘中敷掏钱的话,自己岂不成了“西园卖官”的昏君汉灵帝嘛。鉴于面子,赦免了刘中敷。

六年,言官劾中敷专擅,诏法司于内廷杂治,当流,许输赎,帝特宥之。

当年冬天,漠北进贡了一批骏马。朱祁镇非常喜欢,恨不得每天搂着骏马睡觉。

朝中大臣一看,堂堂天子整天骑马“嘚㗎吁”玩得不亦乐乎,成何体统。于是,撺掇刘中敷委婉上疏建议,把皇家圈养的马匹低价卖给老百姓,缩减户部开支。

结果,遭到趋炎附势者弹劾,刘中敷被判了“斩立决”。朱祁镇转头一想,本朝除了洪武爷,没人敢杀给自己提建议的大臣,于是改判刘中敷“戴着枷锁到长安门外示众十六天”。

冬十月丁丑,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瑺荷校于长安门,旬余释还职。

但这一回玩大了,让朱高炽老婆“太皇太后”张氏听说了此事。老太后气的大骂,这孙子可真够孙子的。亲自出面到长安门外,给刘中敷松绑。

刘中敷在明朝重臣中,算是吃的牢饭最多。早在正统三年,已经陪着尚书胡濙进去过一回,这一次算是“二度进宫”。

如果奶奶张氏不出面的话,兴许这事也就过去了,二百五小皇帝也没啥坏心思,纯粹是贪玩。但被奶奶教训一顿后,朱祁镇彻底恨上了刘中敷。

正统七年冬天,老太太驾崩,刘中敷失去了“保护伞”。倒霉的刘中敷,晚年弄了一个削职为民的结局。

命令吴玺、陈瑺戍守边疆,中敷等到母亲去世后,释为民。

朱祁镇能“作”是出了名的,尤其喜欢看大臣头戴枷锁,游街出丑。

正统八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得罪了王振,王振便诬告李时勉偷砍国子监的树枝,拿回家烧水做饭。因此,李时勉被判“披枷示众七日”。

明朝祭酒相当于学术界的扛把子,如此侮辱学术泰斗,二十四史,独此一份。

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并枷国子监前。

同样享受过“戴枷示众”的还有驸马都尉焦敬、户部尚书王佐、刑部尚书金濂、吏部尚书王直、右都御史陈镒。

平时没有一点正形,瞎胡闹到这份田地,关键时候把“土木堡之战”玩脱了,也就很合理了。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