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吉利银河E5在拥有Euro NCAP官方认证资质的奥地利TECCON试验室,成功挑战50km/h正面中心柱碰试验,官方把这个测试称为超纲难度的实验,因为国标没有强制要求这项测试,而行业内通常的实验速度是35km/h,所以说超纲也并不过份。
从成绩来说,这个表现确实值得肯定,值得强调的是,吉利银河E5还同时荣获了Euro NCAP与ANCAP全球双五星安全最高评级,成为目前唯一获得Euro NCAP和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15万级中国品牌纯电SUV。
实际上,从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后,吉利对安全也真的是有近乎偏执的追求,可以简单回顾吉利近几十年来在安全层面的重视。首先,2007年,吉利发布《宁波宣言》时,提出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2016年,吉利在行业中首创“安全识别圈”理念,Ÿ将传统安全开发技术内容进行拓展,强调事故前、中、后的车辆及人员安全,从驾驶安全感、辅助驾驶系统、信息辅助及安全警示、主动避祸安全、被动碰撞安全和事故报警及救援等6个层次,打造车辆安全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吉利又在行业内创新提出“全域安全”的开发理念,将生命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隐私安全四大安全域,纳入安全技术发展范畴,并通过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新能源安全、防火安全、健康安全、使用安全与防盗安全等9大安全系统的开发,目标只有一个,力争0伤亡。
也正是这种不断向安全深耕理念,使得吉利在汽车安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数据显示,吉利集团在汽车领域公开的技术安全专利达1562件,是自主整车集团中的第一位,并且很夸张的是,即使是一个隐藏式门把手的专利技术都形成了集群,因为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虽然好看,虽然确实能降低一定的风阻系数,但是面对突发状况,确实也能带来一定麻烦甚至造成一定伤害,而吉利的隐藏式门把手专利集,说明了吉利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坚持安全第一的开发战略也让吉利的安全开发体系在业内领先,甚至成为国标的牵头者,据悉,将在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里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其测试标准便由吉利牵头制定。优秀有很多种,但是成为权威认证的标准的,不多。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近十年来的累计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付出的回报就是旗下30 款车型获得最高安全评级。当前吉利集团对安全层面的开发应该说基本覆盖了全车各个纬度,从架构到驾控到动力到智驾到三电到材料再到隐私安全,凡是与安全关联的,吉利都有进行专项开发。
架构有“五横五纵”,驾控有自研的AI数字底盘,动力有EM-i超级电混,智驾有自研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三电有“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也是本次测试的核心与重点,事实证明了其安全能力;材料方面则体现在产品开发中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而隐私安全有纵深防御,端对端的解决信息安全方案。
最后:
这一次,吉利银河E5以50km/h的速度,与车辆正前方的刚性柱子硬刚,虽然有些碎片,但其做到了双闪灯自动开启、E-CALL自动播出救援电话、门把手处于弹出状态、四车门不依赖工具可正常打开、高压电源断电;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冒烟、起火等现象;气囊正常点爆,气囊与人头部接触位置正常,安全带有提前预紧;当然假人伤害值也都符合标准要求。
此次测试,测的不仅只是银河E5 的安全能力,同时也是吉利安全体系,银河E5的双五星认证是真材实料,吉利30多年来构建起的完善的安全技术体系不是盖的。
李书福说:“对生命的尊重、对安全的保障,是一辆好车的标准,为用户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吉利始终不变的初心”,值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