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河南农村娃李栓柱,揣着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光荣入伍。谁成想,几个月后,这雄心壮志就变成了“雄心壮睡”。那天站岗,天还没亮,寒风刺骨,栓柱上下眼皮直打架,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迷糊中,一声河东狮吼把他惊醒:“李栓柱!你小子站岗都能睡着!不想活了?!”连长王柱子那嗓门,方圆五里都能听见。栓柱一个激灵跳起来,手里的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军大衣也滑落一半,活像个滑稽戏演员。他慌忙解释:“报告连长,我没睡着!”王柱子一听,差点儿背过气去:“没睡着?枪都掉了,哨位都换人了,你小子还睁眼说瞎话!”周围的战友们偷着乐,这新兵蛋子,真是出尽了洋相。王柱子大手一挥:“行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收拾东西,去炊事班报道!”炊事班?那不就是烧火做饭的地方吗?栓柱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参军是为了扛枪打仗,保家卫国,可不是为了当厨子。这要是传回村里,他爹妈的脸往哪儿搁?可连长的命令不敢违抗,栓柱只好灰溜溜地去了炊事班。炊事班班长张大虎,是个山东大汉,膀大腰圆,一看就是个做饭的好手。他上下打量了栓柱一番,咧嘴一笑:“你就是栓柱?站岗站睡着了?哈哈,以后跟着我好好学做饭,别再想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了!”栓柱心里苦啊,可还得强颜欢笑。炊事班的日子,比想象中还要辛苦。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烧火、洗菜、切菜、炒菜,一刻不得闲。开始的时候,栓柱觉得这活儿跟自己格格不入,心里憋屈得很。
张大虎看出了他的心思,有一天晚上,他把栓柱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栓柱啊,别小看咱们炊事班,这可是连队的‘粮草官’!战士们训练辛苦,吃不好哪有力气打仗?你做的饭,那可是战士们的战斗力保障!”栓柱听得一愣一愣的,以前他总觉得炊事班没啥出息,现在听班长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从那天起,栓柱开始认真学做饭,张大虎也倾囊相授,教他各种烹饪技巧。时间一晃,就到了1974年冬天。部队组织了一场全军炊事比赛,张大虎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他带着栓柱精心准备了一道“大锅炖白菜”,别看名字普通,里面可是加了肉片、粉条、豆腐,还有点儿咸鱼提味,那香味儿,老远就能闻到。比赛那天,评委们尝了这道菜,个个赞不绝口。最终,他们获得了二等奖。
连长王柱子也乐得合不拢嘴,特意开了个庆功会,表扬了栓柱。这可是栓柱入伍以来第一次受到表扬,他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1975年,栓柱退伍回到老家。种地?收入太少。打工?舍不得离开家。思来想去,他决定开个小饭馆。饭馆不大,就两张桌子,几条板凳,一口大铁锅。
刚开始,生意冷清,村里人也不看好他,觉得他这是不务正业。可栓柱不气馁,他把在炊事班学到的手艺全都用上了,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慢慢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后来,饭馆越做越大,栓柱还带动了村里几个年轻人一起干。有一天,他正在后厨忙活,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栓柱!”他回头一看,竟然是张大虎!老班长还是那么精神,他拍了拍栓柱的肩膀,笑着说:“好小子,炊事班没白待啊!”栓柱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眼泪。当年因为站岗打瞌睡被“发配”到炊事班,他觉得那是人生的低谷,没想到,这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端起一碗白菜炖豆腐,喝了一口,心里暖洋洋的。谁说厨子就不能有出息?他李栓柱,用一口大锅,也闯出了一片天!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