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拆解北约“陆战王者”,意外发现,原来德国人也在造假

文昌每日谈 2025-04-10 14:51:00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一谈到什么敬业精神、制造质量,很多公知要么就是吹日本“工匠精神”,要么是吹德国“下水道油纸包”。然而,俄罗斯近期在战场上的发现,却彻底揭开了德国人的“油纸包”,也不过是烂布一块。

这个事儿的源头,是在2024年,俄军在阿夫杰耶夫卡战场上,缴获了一辆号称北约“陆战王者”的德系最新主战坦克豹2A6。这1年时间过去了,俄罗斯人也终于折腾将这款坦克彻底拆解分析完毕,搞出了一份内容相当详细的检测报告。谁承想,原来搞数据造假的,不光有美国人、日本人,还有一向装的挺那么回事的德国人。

首先是外界吹的比较凶的豹2A6的动力系统。对外吹的动力惊人,可以达到1500马力的MTU873Ka501发动机,散热系统做的太烂。它有一个自动启动的功率限制装置,环境温度一到35度就开始跳,功率会瞬间从1500掉到900。进一步说,德国用纯粹理想的实验室数据,仅对德国战场的适应能力,来标榜自己的坦克。为什么这么说?去年夏天,希腊那边部分地区达到了43度,西班牙是41.2度,法国最高温是39.7度。这种限时间、限地区的坦克,还能被北约抬到那么高的高度,看起来的确是有不少黑幕了。

然后,就是夜战的绝佳辅助设备,热成像仪的功能。但经过俄罗斯这边的测试显示,豹2A6的致冷式热成像仪启动需液氮冷却15分钟。15分钟,在战场上可以发生的事情可就太多了,敌人甚至可能都已经冲到脸上了,豹2的车长还在等“开机”。不少俄媒嘲讽,建议德国人在北极使用它。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豹2A6的防护能力问题。主战坦克,防护能力自然是没的说,然而在豹2身上,德国人似乎有点偷工减料,或者该评价为“节约成本”。按照俄罗斯人的检测,坦克顶部装甲仅20毫米。理论上坦克顶部装甲确实没有必要搞那么厚。但问题是,现在已经是无人机的时代了。20毫米的厚度是什么概念,俄军自杀式无人机可以轻松炸穿。而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保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T-90M,顶部装甲都有45毫米。

这场闹剧让人想起大众排放门事件。如今德国的军工巨头都学会了资本市场的财技。虚标性能、限定工况、选择性披露,这些金融圈的套路被“德国工程师们”玩得炉火纯青。只是苦了乌克兰装甲兵,开着"实验室特供版"坦克直面战场的残酷。"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也许也该有人上去扣一点下来,看看到底是金还是铜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