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浮沉罗曼,广西和越南的跨境婚恋

上头期不迷惑 2025-04-15 17:28:21
现状

数量:广西与越南有着 1050 公里的边境线,跨境婚恋现象较为独特。据 2024 年广西民政厅数据,全区登记在册的中越婚姻达 3.7 万对,但实际数量可能远超官方统计。在广西那坡县百南乡,就有超过 146 对由中越边民组成的家庭,其中不少是未登记的 “黑婚”。

分布:越南新娘主要来自越南与广西接壤的苗旺县、保乐县、河广县等县区,入境中国跨境结婚后主要分布在那坡县、靖西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凭祥市、防城区和东兴市 8 个边境县地区。

形成原因

经济因素:越南农村人均月收入较低,与中国制造业工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越南女性渴望摆脱贫困,而中国男性因本地婚恋市场高成本,转而寻求跨境缘分。例如,有人仅以 5000 元就 “娶” 回越南谅山省的新娘,通过承包甘蔗地,家庭年收入大幅提升。

文化因素:壮语与越南岱依族语有 60% 的相似度,且中越有着相似的节庆习俗和饮食文化,比如都爱吃米粉。同时,越南女性 “三从四德” 的传统观念,与中国农村对 “贤妻” 的期待相契合,这些文化共鸣为跨境婚恋提供了一定基础。

存在问题

法律身份问题:广西凭祥市曾有统计,未登记的 “黑婚” 家庭达 1434 例,涉及 2190 名子女。其中 34% 的孩子因母亲身份无法确认,失去医保、教育等权利。未登记的婚姻中,女方无法享受低保和医保,家庭处于法律真空状态。

婚姻稳定性问题:部分跨境婚姻存在骗婚争议,且由于文化冲突、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中越跨国婚姻在前三年的离婚率高达 43%,远超出国内平均水平。例如,2023 年李某与越南妻子阮某就因生活习惯差异而离婚。

灰色产业链问题:存在成熟的灰色产业链,中介以 “5 万元包办手续” 为噱头,甚至承诺提供 “处女新娘”,将女性商品化。部分越南家庭也将女儿 “外嫁” 视为脱贫手段,形成跨国婚姻的供需闭环。

解决措施

制度层面:2024 年广西试点 “双语婚姻登记服务”,越南新娘可凭借本国身份证和翻译件办理手续,凭祥市还将登记窗口延伸到边境村屯。

经济与文化层面:崇左市 G 村的越南媳妇将春卷改良成 “边境风味” 小吃,带动全村跨境餐饮发展;中国丈夫李强与妻子开设抖音账号 “越来粤爱”,用中越双语山歌收获上百万粉丝,通过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跨境婚恋家庭的融合。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