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汽车还在扑腾,飞凡汽车也就半条命吊着?
近期,有报道称,因急需降本和品牌调整等原因,上汽集团已开始实施裁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飞凡的本部员工,已被整合的飞凡高阶智驾团队,也已经整体被裁。
随后,飞凡汽车回应称,公司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轻资产”战略……以更健康稳健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
从飞凡汽车的回应也能看出,公司逐步走向衰败。
从挂牌数据来看,2024年,飞凡汽车仅销售7104辆,销量同比大降67%,月销不足600辆。
而2025年一季度,飞凡汽车销量为1130辆,同比减少约57%,月均销量仅377辆,已经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2020年5月,上汽集团在原本狮标的基础上新推出了R标,并在不久后将其独立成为了上汽R品牌,在组织架构上与荣威、名爵平行。
2021年10月,上汽集团又宣布R品牌命名为飞凡汽车,并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独立公司的形式对新品牌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成为与上汽乘用车公司平行的全新品牌。
按照当时上汽集团的设想,将R品牌通过飞凡汽车以独立品牌、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数据驱动和产业共创的新模式,有助于加快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彼时,上汽集团表示,在起步阶段飞凡汽车将充分整合上汽集团在研发、制造、服务等领域的资源,由上汽技术中心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由乘用车分公司进行代工生产,力争到2025年实现“成为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头部企业”的目标。
然而,2021年,飞凡汽车全年交付量仅为1.84万辆,与最初预期的3万辆销售目标差距较大,仅完成约61%。
不仅如此,飞凡汽车旗下的产品依旧是ER6和MARVEL R两个旧车型,因此彼时这一品牌升级也被业内吐槽为“旧酒装新瓶”。
有报道显示,销量不及目标,飞凡汽车却引来了大量维权。续航严重虚标、气囊故障灯报警、空调蒸发箱箱体溺水、车机系统无法升级、经销商不兑现购车补贴等一系列问题接连被曝光。
2022年8月,10余位飞凡车主身穿标有“上汽飞凡汽车续航严重虚标”字样的白色T恤便登上了飞凡汽车的展台。
据媒体报道,在展馆内,这些车主都相当克制,并没有过激举动。不过在离开场馆后,这10余位车主便开着自己的车辆游街,并在尾部贴着“上汽飞凡汽车,续航严重虚标”的标语。
据这批上汽飞凡车主爆料称,他们所购买的ER6智享版和智行版车型,官方宣传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620km,然而实际续航里程只有300多km,续航近乎打了5折。

在这样的情况下,2022年9月和2023年3月,飞凡汽车先后推出了R7和F7两款新产品,这两款车型的推出,标志着飞凡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竞品频出,以及口碑崩塌,飞凡R7和F7的销量逐渐下滑,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飞凡汽车综合交付量达2.98万辆,虽然同比大幅增长,但与头部造车新势力相比,依然“不入流”。
2023年5月31日,上汽集团举行了“三年行动计划军令状”签约仪式。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总裁王晓秋等的见证下,包括飞凡汽车前任CEO吴冰在内的高管都现场立下军令状。
不过,飞凡汽车在2023年的累计销量为2.14万辆,月销不足2000辆。
此外,工商信息显示,2021年至2023年,飞凡汽车缴纳社保人员分别为9人、578人和312人,可见公司已开始衰弱。

进入2024年,飞凡汽车已逐步沦为边缘车企。
从挂牌数据来看,2024年,飞凡汽车仅销售7104辆,销量同比大降67%,月销不足600辆。
面对市场压力,飞凡汽车不得不选择重新调整战略,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2024年10月28日晚,上汽乘用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名为《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梦想融合,承诺加乘》的海报,正式官宣,出走三年的飞凡汽车重新回归上汽乘用车阵营。
随后,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如愿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退出股东行列,由上汽集团100%持股。同时,王晓秋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王骏接任。
“回归”后的飞凡汽车,境遇并不理想。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因急需降本和品牌调整等原因,上汽集团已开始实施裁员,从安亭总部到临港工厂的员工均有涉及。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飞凡的本部员工,已被整合的飞凡高阶智驾团队,也已经整体被裁。
针对这一报道,飞凡汽车相关人士回复“是有一批人离职了,团队合并到零束”。

3月17日,针对近期裁员乃至“倒闭”的传闻,飞凡汽车向合作伙伴、经销商发表公告称公司“一切安好”,在2024年年中,飞凡汽车还将发布全新“重磅车型”;此外,飞凡汽车还将参与4月份的北京车展。
飞凡汽车指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这场竞争中,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包括飞凡汽车在内,所有汽车品牌,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身处这种激烈的变革,我们需要更强的战略定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只有不断创新、有效控制成本、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飞凡汽车表示。
同时,飞凡汽车强调,公司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轻资产”战略,通过加强与上汽集团相关优势资源的协同,优化业务职能,聚焦与用户紧密相关的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以更健康稳健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
然而,销量不佳的飞凡汽车,一些探索、改革都是白搭。
吴冰曾表示,“在产能允许、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也希望快速把销量拉上去。没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和产品在将来都会很艰难。”
挂牌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飞凡汽车的销量分别为321辆、255辆和554辆,一季度整体销量为1130辆,与上年同期2646辆相比减少约57%,月均销量仅377辆,已经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此外,工商信息显示,非凡汽车一共有8则司法案件,其中一半发生在2025年。
天眼查显示,浙江卓然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买卖合同纠纷”,状告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车享汽车俱乐部(上海)有限公司,开庭时间为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