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是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张礼义先生是代表性传承人,但我在二O一七年六十岁前从未听说过,对此一无所知。我为什么学大成拳?其一,我认识一个人,因他而起与大成拳结下不解之缘;若非其人,这门奇妙武术、学术可能与我终生无缘。其二,大成拳能够强身健体,祛病除疾,此即《大成拳经》所说“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修炼大成拳是把自己身心投入功夫熔炉脱胎换骨,获得新生。其三,对我个人最为重要者,大成拳不仅是养生、技击、实战拳,而且是文化、哲学、智慧拳,习练体认大成拳奥妙无穷,是一个“试之愉快,习之甜蜜,悟之入道”的拳种。
一
我接触大成拳理论、学习站桩并把拳修意境融入生活,是从拜读邓名先生诗偈开始的。五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张礼义先生弟子邓匡林,著书立说称“邓名”,互加微信,互通消息,因他是诗人、作家,而我嗜好阅读,于是就拜读他的作品。由此不仅读了邓名先生所有诗偈,其全部文章我都极认真地研读一遍乃至数遍。尤其武道功夫偈,每首我至少读了十遍以上,有的甚至吟诵上百遍,还修炼大成拳及其浑元桩来体认验证、吸收学习。我读邓名先生诗文,是将其作为人生教材,用身心来读,“读”的效果殊胜万分,可用《楞严经》的一句话来形容,叫“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从前四处寻觅,可是转悠若干年找不着门,而今一读邓君诗文,忽然发现上下六合、四面八方都是微妙方便法门,随时随处均可登堂入室。
我因邓名诗文这道“门”,进一步关注和拜读张礼义大师、王选杰大师、王芗斋祖师的事迹和著述。这一溯源求本真是别有洞天,眼界大开,对大成拳心生无上无等之敬仰,以至年界六旬而由衷发心,拟自修数年,待有一定“术学”基础、资格,就拜邓名先生为师学习和研修大成拳。邓君说我们还是以兄弟相称为宜,以便自由交流。二O一九年九月,有幸得到邓名先生推荐,正式拜师中国大成拳研究会主席张礼义大师,荣幸成为大成拳弟子及传人。
我自幼不喜运动,成年工作后虽不爱好运动,却又渴望改善健康而尝试很多运动,但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诱惑、迫使我坚持下来。在我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所有人的说教中,运动是和健康划等号的。吃药和运动——是我中年以后人生的两大关键词,虽然吃了不计其数的药,但却运动得很不好。
我最早尝试的运动是跑步,专门准备运动服、运动鞋,但因场地、天气尤其毅力问题,无数次下决心跑步锻炼,却从未连续跑上三天。后来又尝试走路,还准备网购拐杖、水壶、收音机等,要报名参加集体徒步活动;又准备买自行车、提包等,要参加集体骑行活动;还准备买帐篷、背包、雨衣、手电筒等,参加步行野营活动……这些打算都差点付诸实施。后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条件,最后选择了比较安全的自由步行。但坚持一年多的走路锻炼,感冒、鼻炎、肠炎、腰痛、乏力、嗜睡等症状依然存在,而且走路累了回来,就不想坐在电脑前写文章,只好躺在沙发或床上懒洋洋地看书。夫人说你要走路锻炼身体,反倒走得像个病人了!
由于身体毛病多,夏天爱流汗,冬天又怕冷,衣服穿多穿少都不合适,故而烦躁不安。临退休前,我多次和夫人以及同事、朋友发感慨——退休后干脆到建筑工地当民工,干几年体力活狠狠锻炼一下,看还会不会三天两头患感冒,看这个破身体会不会稍微强壮起来。我因身体状况不佳提前两年退休。工作三十多年都是侃侃而谈精神、意识、理论问题,在遇到邓名先生和大成拳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任何一种与静定功夫有关的强身健体和治病疗疾方法,能够有效地把亚健康的身体转成健康体魄,并驱走多种中老年慢性疾患。
五年多来,我得到邓名先生拳道诗文的指引与加持,又多次参加大成拳交流活动和闭关训练,得到师父张礼义主席耐心的言传身教,才把站桩作为一项生活内容坚持下来,并自觉收获极大,进步迅速。我现在每天站大成拳浑元养生桩不下三小时,疫情期间每天多在三小时以上,有时达到五小时,还兼练步法、试力、发力、推手等其他功法。我站大成拳养生桩五年来,健康状况发生了奇妙、巨大的变化。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站桩使眼睛明亮起来。我在五十岁以后,看书本、电脑、电视上的文字经常看不清,尤其在晚上,看书、看屏幕一两个小时,眼睛就会模糊,贵州话叫“嘛哈”。有一种缓解眼睛疲劳的进口眼药水,我使用了好多年,但是一到晚上,眼睛就会自然看不清,视力严重下降是我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和理由。我到医院看专家门诊,医师说最好的办法是休息,不让眼睛过度疲劳。让眼睛休息,我就站大成拳浑元养生桩,站法很笨,就是憨站、傻站、长站。从开始站十多分钟,到现在一站至少一小时,偶尔挑战三小时,站得最长的一天,总共超过五小时。长时间站着寂寞难受,我便和夫人一边站桩,一边看电视剧。这几年是我看电视剧最多的时期,内容多是很精彩的谍战、枪战、拳战剧情,经常看着看着,把站桩都忘了。佛家讲制心一处,我是心随境转,被制到一处去了。有天看一部上海地下工作者非常高明智慧、惊心动魄展开谍战的电视剧,看完上床睡觉还在回味剧情,忽然想起刚才两小时,到底是站着看,还是坐着看,是在客厅的哪个位置站着或坐着看,都搞忘了。有天偶然想起,以前看不清电视字幕啊,现在不是看得清清楚楚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看清楚的,因为身体毛病多,电视剧太好看,竟然丝毫没有留意,只管本能地站,本能地看,稀里糊涂就看清了。
我有个十分头疼的感冒问题,在六十岁以前的十多年间,感冒几乎是家常便饭,每年都会发生患重感冒输液治疗的情况。即使在夏天,脚底或背上一凉,就立即感冒,因此特别怕凉怕冷。有人说感冒不是病,但频繁感冒的难受程度,甚至超过某些重病。站桩两年多,终于甩掉穿了十多年的毛袜、毛皮鞋,那种随身携带、随时服用感冒药的历史结束了。长时间站桩,似乎把身体里的某种热力启动了,慢慢这个热力就变成永动机。我害怕这个“永动机”会熄火,因此每天早晚站桩的自觉行动,已经变成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而且经常一有空就站,除了写作、吃饭、坐车,基本上不会坐了,有时会客也是站着,站着跟人聊天已成习惯。
我通过站桩,把高血压也站没了。在近六十岁时,体检发现血压高,就吃降压药。吃降压药其实是降低身体正常所需的血液和氧气供应量,副作用很大。我决定停服降压药,从那时开始站桩,站桩一年后,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可能我的身体是过敏性体质,现在只要有几天站桩马虎一点,高血压就会反复,于是站桩成为我生活中第一件不能马虎对待的事。
我从前有个顽症、综合症,就是嗜睡、昏沉、乏力,经常躺在沙发上看书,躺的地方都成了一个坑。夫人说陈嘉珉,茶几上有个香蕉,你把它吃了,但就是懒得起来,感觉身体没病,却又没劲。除了看书,做什么事都没劲,但看书并不需要劲,眼睛跟着文字转就行,可以一直看到眼睛睁不开的时候。嗜睡、昏沉是所谓“五盖”之一,但这个“盖”一直盖着我的中老年期,有时盖得喘不过气来。我唯一抓得紧的事情只有读书,但只图数量,不管质量,而且昏昏沉沉看书的时候多。站桩两年后,嗜睡、昏沉、乏力的情形莫名其妙消失了,彻底烟消云散。我以前做家务,在厨房洗砧板,老感觉双手无力,要把砧板放在池子里或搁在灶台上洗,现在可以轻松提起来翻转擦洗,感觉干什么事都力大无比。最关键的一个变化是头脑清明,似乎站桩把头脑站空、站清醒了,把精气神站出来了,大脑非常开阔、明朗、活跃,于是把从前昏昏沉沉阅读的书本知识活用起来,融会贯通,写了不少诗文,还写了十余部小说草稿。虽然每天站桩几乎占去做事的三分之一时间,但读书、作文的效率空前提高了。现在回头看,自己没有退休时很像老年人,退休后变成了青壮年,从早到晚精神抖擞,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我现在气质形象不错,但是以前很差。我以前行走坐立,都有弯腰驼背习惯,曾经下意识纠正,但腰板无力,不自觉腰又弯了,背又扛了。站桩两年后,彻底改变弯腰习惯,不管站、走、坐多长时间,腰板都能挺起来。由于弯腰扛背几十年,加上年龄大,肩扛背驼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改正,但已经改变很多,尤其改变了习惯。我曾想,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健康好转和心智变化,若祈求老天,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和达到这样的效果吗?绝对不会!这说明天外还有天,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就是“天外之天”;而邓名其人,给我打开了一扇天窗!
有个熟人好像很专业,他问一个我回答不了的问题——嘉珉老兄想过没有?若是停止站桩,眼疾、感冒会不会重新复发?血压会不会再度升高?如果会,那说明这个大成功夫还是不成功、不管用,没有根治功效。我说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会停止站桩吗!站桩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陪伴人终生的运动,它不需要任何外在条件,只需遮风避雨的立足之地,只要自己一个人有愿心、愿行就行,无需任何人配合,你打乒乓球、篮球还需要器材和场地呢,走路也至少需要一条路吧。将来有一天不能站了,还有坐桩;坐不起来时,还有躺桩。所以这个“桩”,可以永远“站”下去,这就是邓名先生《站桩谣》说的“一生一世站,一代一代传”,永不停息。如果说有必要条件,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不能站桩——人死了!
为了督促、加持自己坚持站桩,我把邓名先生的《站桩谣》制成电脑和手机桌面,当作座右铭:“(一)每天三百秒,身心样样好。每天十分钟,长寿不老松。每天一小时,康宁永保持。(二)每天站一次,心中无大事。每天站两次,心中无小事。每天三次站,天下洒脱看。(三)立是身世界,行是心家乡。坐以灵牵引,卧游神明光。德配息风雨,道生合一桩。(四)一桩一宇宙,一抱一菩提。一站一阴阳,一球一古今。一生一世站,一代一代传。”
站桩强身健体、祛病疗疾的好处多,但同时也带来坏处,就是我和夫人的关系有时闹得很僵,矛盾、冲突紧张激烈的时候,几乎达到动手动脚地步。因为看到站桩带来的健康利益,夫人就时时处处强迫我站桩。不是每天站两三个小时就能让她满足,而是随时随地要我站,不管在家或外出。有时和亲友聚会吃饭,我坐在凳子或沙发上与人聊天,她就像教训孩子一样不给面子,大声说你站起来讲嘛,坐多了对前列腺不好!有次冲突很尖锐,我在书房坐电脑前写文章,灵感一来停不住,忘记她告诫我几点几分开始站桩。她突然啪一声推开门,大声骂道:就晓得写!写个××!还不赶快站桩!我被吓一大跳,顿时灵感全无,手足无措之际,就把茶杯砸在地上,砸得茶水、玻璃满地都是,怒吼道:不要管我!
我慢慢习惯并知道,不可能改变夫人的态度,但改变矛盾和冲突关系却不难,办法就是多站桩。因为被迫多站、长站,近两三年慢慢尝到邓名先生文章常说的“试之愉快,习之甜蜜,悟之入道”的味道和境界。渐渐已不习惯坐卧和走路,总感觉要站着才舒服,站着才是最好的状态。不得不坐着和步行时,也会不自觉地把手抬起来。只要多站桩,夫人便不要我带孙子、做家务。但她还是限制我阅读和写作,不过关系已经和缓很多,矛盾依然有,激烈冲突已经不再发生。
二
这一切改变的原因,我归结为一个“力”字。如大成拳的试力、发力,如《大成拳经》讲“自然力之修炼”、“神圆力方”、“触觉活力”、“无力不具”,如眼睛视力、身体抵抗力,都是讲“力”。医学上说眼干、眼涩、眼胀,看东西模糊,是由于近距离长时集中阅读,散光时不能成像在一个点上,需要使用眼内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来不断变换焦点,过度使用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就会产生眼疲劳,导致视力模糊。为什么会疲劳?就是力量不够!中医还会说,肝开窍于目,因为肝脏有毛病(我上大学时患过严重肝炎),必然影响视力;加上外在电脑、电视、手机荧屏闪烁刺激眼睛,造成眼泪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眼干、眼涩、眼胀,视物模糊,终究还是一个“力”的问题。那么站桩,就是让身体在完全、彻底、物理性的松静平衡中,慢慢恢复力量,最后用力量打通全身气血,气血养肉,肉又养筋,不管是肝脏、泪分泌或睫状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不管什么理论,不管任何分析,最后都是一个“力”的问题。从广义上讲,世间一切学问都是物理学。宇宙、地球诞生一百三十多亿年,生命的存在才几万年,以前只有物质,生命是从物质诞生出来的,这不是物理学是什么!从本质上讲,生理学就是广义的物理学。讲物理学,核心就是一个“力”学问题。
大成拳站桩能够产生大“力”的原理是什么?爱因斯坦有个广义力学公式E=MC²,叫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在高中历史课的现代科技史考题中,有个单项选择题问:E=MC²这个相对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正确答案是:E=MC²从宏观和微观上解释物理学现象,揭开了宇宙的巨大奥妙,构成现代物理学的一大支柱,是基础物理的一盏明灯和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成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和方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也改变了我认识中国大成拳的思维角度和方式。虽然大成拳并不像原子弹、核电站那样,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直接产物,但爱因斯坦揭示的物理普遍规律,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大成拳站桩开发人体潜能的奇妙机理和巨大效应。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含义是什么?E代表能量,M为质量,C为每秒18万6千英里,即30万公里的光速。这个公式说明,静止物体M——人在持桩的桩定状态和功夫上身后,既是静止物体,也是运动物体——的能量E,等于质量乘以巨大光速的平方。就是说,每一单位的质量都蕴含着极其巨大的能量,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化,极少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即△M的极少质量,会释放出△E的巨大能量。为什么形容大成拳站桩是“造原子弹”,就是因为大成拳站桩修练者在站桩锻炼身心的过程中,每积存或释放一分质量,便有十数万倍乘以十数万倍的能量增长。如果说,要把能量和质量的增量元素突出显示出来,这个公式就可以写成:△E=△MC²。
爱因斯坦用M字母来代表质量很有趣,确切讲就是代表人,因为人是Man。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大M,以肚脐处的下丹田为中心,把人体向下折叠起来,双手对应双脚,头部对应下阴,就是一个大M。把双手举起来,上身是个倒M即W;不穿裤子,下身就是个正M。你说女人下身不像正M,还差中间一点,老子说女人那地方是“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是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因此那个“无”,其实是巨大的“有”。
M身体从母亲那里出来,因此全世界几乎所有语言,称呼母亲都以M开头,如英语叫Mother,法语叫Mère,俄语叫Mать,西班牙语叫Madre。日语是从中文变过去的,但是变得不正宗,称呼自己母亲叫かあさん(kaasan卡桑),称呼对方母亲叫おかあさん(okaasan欧卡桑),对他人说自己的母亲叫はは(haha哈哈),但小孩叫母亲还是叫ママ(mama妈妈),因为小孩最早学会的语音是M。不止人类语言,动物也如此,如听到一种动物叫唤“Me—Me—”,它一定是在喊“妈妈”,这是小羊。小牛找母牛,它闭上嘴巴像打闷雷一样叫“M—”。小猪找不到母猪,也是直接叫“M—”,并且闭着眼睛,很沮丧的样子。我猜想,爱因斯坦用M这个字母来代表作为自变量的质量,可能有暗喻人和生命的考虑。
我们站桩的M质量,与E能量是同方向、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是M增量就直接等于E增量,即△M直接等于△E,△M还要乘上光速的平方即C2,才等于△E。比如△M是2,就要乘上C2即30万的平方900亿,等于1800亿,这才是真实的△E;如果△M是3,△E就是2700亿。正是有这样一种无比巨大的增量,才会有原子弹、核电站,我们才会把站桩比喻为“造原子弹”。用当代最高水平的科学手段观测,宇宙中有6万亿个星球,很多星球体积比地球大,像太阳直径就是地球的109倍。这么无限庞大的宇宙星体从哪里来,是从一个奇点大爆炸产生的。那个蕴含无限巨大能量的奇点,我们甚至不能说它是一粒灰尘,它其实是一个“无”,是“无中生有”产生了宇宙,即老子《道德经》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我们站桩,就是要从一个“无”的奇点,把身体站成一个充满M质量的大爆炸奇点。
汉语中有好多说法,可用来形容“投入—产出”,即“△M—△E”的巨量增长变化。比如说“四两拨千斤”、“一本万利”、“以小胜大”、“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等,但最形象、生动、准确的说法,是《楞严经》说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就是在一根羽毛上可以看到佛世界,坐在微细的尘埃里可以转动三千大千世界,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奇点,可以诞生整个宇宙。我们站桩,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心,站成能够“现宝王刹”的“毛端”,站成能够“转大法轮”的“微尘”,站成能够“撬动地球”的“支点”,站成能够生出宇宙的“奇点”。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表明,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即宇宙万物存在的前提是不能超越光速,除了质量为零、没有内禀质量的粒子如光子,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原子弹、氢弹、核电站释放能量不能超过光速,我们站桩获得的能量也不能超过光速,但它是趋近光速的;运动速度趋近光速时,能量就趋向无穷大,因此站桩获得的能量也是无穷大。科学家认为,只有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以解释,为什么原子弹会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这个质能方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地了解大成拳的威力。当物体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时,增加的质量微乎其微;但当速度趋近光速时,质量就会直线上升;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质量趋向无穷大,能量也趋向无穷大。站桩是不动之动的生生不已之动,我们这个M身体只要站桩,生生不已的动速就会趋近光速,于是质量、能量就会无限增大。所以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明确告诉我们,站桩的作用力太大了。你不站桩,一切无从谈起!
我小孙子出生时剖腹产,儿子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我以为剖腹产,为了不损伤婴儿,婴儿身体有多大,就要在母亲肚子上开多大的口子;其实只开一个很小的口,医生用器械撑开,用产钳夹住婴儿头从母腹中拖出来,像拉橡皮一样。拖出来后,婴儿手脚立即卷曲起来,双手撑抱,腿脚弯曲,是一幅标准桩姿,像马步桩,一动不动,完全是入定状态。等把脐带剪断,婴儿才“哇”一声哭叫出来。
母亲十月怀胎,胎儿在母腹里是什么样子?还是桩姿,卷曲着的,母亲十月怀胎,胎儿就在母腹里“站桩”或“坐桩”十个月。我看儿子给小孙子换尿布,儿子让小孙子趴在床上,小家伙双手抱在胸前趴着,双膝弯曲,小屁股翘起来,还是一个桩姿,是“趴桩”。我们站桩有一百多种,有站桩、坐桩、卧桩、行桩等,但好像没有“趴桩”,婴儿就会这种“趴桩”。在婴儿游泳馆洗澡,给婴儿套个游泳圈,它还是双手撑抱着,双膝弯曲,又是一种桩姿。再往前进一步说,未来的父亲、母亲同房交媾,两人抱在一起,那是不是桩姿?如果不是,最好校正过来,因为不是桩姿的交媾,可能不正确,不科学。
可见人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是在“站桩”中孕育成长的,只有站桩,才能吸收、储存最大能量,也才能发挥最大能量。只是人在长大后,把站桩忘了,一直到死都不会站桩,只会糟蹋、消耗自己身体的能量。老子《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世间的学问和功夫,只有“专气致柔”的大成拳,还在教我们“能如婴儿”。看到小孙子的样子,我就每天像念经一样,老念着大成拳,老想着站桩,想返老还童,哈哈!
医学、拳术上讲的道理,比如说站桩打通气血经络,理顺五脏六腑,把头脑站空灵而生发智慧等,还有肌肉若一、伸筋缩骨、整劲勃发等,这个作为主体“能”的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的△M来。因为站桩把原始M变成△M,通过“核裂变”转凡夫身为金刚身,于是引发原始E转化为△E。《黄帝内经》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说明在至少三千年前,中国古人就知道“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种持桩静定的真人功夫,能够产生“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乃至“此其道生”的“核裂变”大力;同时也说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与《黄帝内经》的“裂变”发现,是完全相通的。
把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应用到狭隘纯粹的物理学领域之外,美国有个歌星叫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可能是第一人。玛丽亚·凯莉有许多世界级名头,如“首位荣获世界音乐钻石奖的女艺人”、“世界音乐大奖全球销量最佳歌手”、“20世纪全球唱片销量最高艺人”、“世界22位拥有最伟大嗓音歌手榜首”、“世界音乐大奖终身成就奖”等。玛丽亚·凯莉在2008年,就已经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来诠释身体的奇妙能量,她的第11张录音专辑名字就叫《E=MC²》。这张专辑共有14首歌曲,其中主打歌曲叫《Touch My Body》,有人翻译为《性感》、《摸我》、《零距离接触》等。我想如果将来我要在国际上推广中国大成拳,就想借鉴玛丽亚·凯莉的歌名,在动词“touch”之后加个进行时态“ing”,把“站桩”翻译成一个富有文学味、形象性和美感的名词,叫“TouchingMy Body”。
凯莉是继麦当娜之后世界上最流行的歌星,而麦当娜成功的奥秘,也是用“TouchingMy Body”开发身体潜能。麦当娜的父亲留给她最重要的教诲和遗嘱,是“不断向你的头脑和身体挑战!”麦当娜身材不高,长得也不漂亮,只身携带35美元闯荡纽约,十年后她的单曲和专辑销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位艺术家。麦当娜的代理人弗里迪·戴曼说,这个身高不到163厘米的女人,“她是我所见到过的人中间,具有最不可思议肉体能量的人”。这个定义很重要,其实我们学大成拳的人,最配拥有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具有最不可思议肉体能量的人!”
我在民间做了三十年堪舆工作,给人提过无数改运建议。现在我给人建议,第一条爱说两个字——站桩!有人说身体不好,我说用站桩开发人体大药;有人说做事没劲,我说站桩转身,转凡夫身为金刚身,让身体产生“核裂变”,让精力过剩,就有劲了;有人说写文章写不出来,我说用站桩打开智慧宝库,就会下笔万言!我这是讲自己实际的经验体会,不是空话。我过去半世纪读书万卷,属于所谓死读书、读死书一类,因为站桩,才把以前储存的死知识激活用活。大成拳站桩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过去储存的知识仓库,把那些破烂拣出来变废为宝。
我过去五十年有过许多思考的乐趣,但从没有像现在从大成拳修练中得到的思考乐趣这样多,这样大。记得邓名先生说过,大成拳作为文化拳、哲学拳,具有巨大研究价值,而且会研究得万分欢喜。没有一种可供研究的学问像大成拳这样,会把自己研究进去,把自身作为学术平台,把身心作为修行道场,让身体在健康的锻炼中凝结出真正把“学”与“术”完美结合的学术成果。每个人各有所好,我做几十年学问,感觉大成拳是最有研究味道和乐趣的一种学术,这就是《大成拳经》讲的“拳道之大”,实为“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为此我专门写了一首《论学术》偈:“有学无术行受阻,有术无学理上输;无学无术极跬步,有学有术畅通途。”
三
大成拳是文化拳、哲学拳,更是智慧拳,这是最让我感兴趣、觉欢喜的地方。强身健体,祛病除疾,这是物质层面的功效,我现在已不关心这个。除非不站桩,只要每天站,健身疗疾便是一桩成就、不练自练、自然而成之事,是植物神经系统所管之事。如何发掘身心本有的智慧宝藏,这是我学大成拳最感喜悦和自豪的收获。
中国文化传承流派有释道儒。对于智慧开发,释家讲得细致精微,把大智慧、最高智慧称作甚微细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唯识学叫六根。与六根相对应的,如眼睛看到颜色,耳朵听到声音等,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六种外境。六根作用于六尘,即六根和六种外境打交道,就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界”是界限、范围、限制的意思。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被这十八界哄骗、欺凌、压制,不得自由,丧失智慧。六识之外,再加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共为八识,叫八大心王。为何称“王”?因为是至高无上统领者,人们被它们压迫,生死被这八大心王折腾。如果人能够改造八大心王,推翻这八座大山,翻身做主人,那就是智慧高人。就我的体认而言,大成拳能够打倒、改造这八大心王。当然这个“打”,首先就需要智慧,所以选择学习大成拳之人,已经是一个智者。
释家法相宗有一首偈说:“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消息。”痴是没有智慧,拿来什么它都接受,指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它像一个容量无限的仓库,也叫含藏识。最强势、伶俐、作怪的是第六意识,它造作分别,是非人我,妄念纷纭,所以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个“心中贼”就是意识。还有《楞严经》说的“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这个心非常作怪,又顽固又善变,有时冥顽不化,有时变幻无常。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做一件事情,做一项事业,意识形态很重要,因为它管“心”。大成拳说的无意本能这个“体”,就被封存、深埋在第六意识之下,但它的本来面目不变,性质不减。意识如何压制、掩盖无意本能?就靠五个“兄弟打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专对外境器世间,习气厚重——眼睛要看好看的,耳朵要听好听的,鼻子要闻香气,嘴巴要吃美味,身体要接触快感舒服的,它们在门前做“买卖”,是真正的“奸商”。古往今来很多人生失败,都是为了满足六根的贪瞋痴,满足五根的低级欲望,从而违法背德,招致天怒人怨和严厉处罚。
佛家所谓“戒定慧”的“戒”,主要就是针对五根五识。五根五识是一个善恶、美丑、好坏杂存的大染缸,第六意识随着前五识一起启动,便产生善恶、美丑、好坏、得失等种种人为的事端和麻烦。人生有一个大矛盾,重视五根、五识和下身欲望,重视物质欲望,妄行贪瞋痴慢,智慧就会退化;要提升智慧,就得抑制身体和物质的欲望。第七末那识意为“我执”,又名传达识,它依随六识迁流,六识净则净,六识染则染,它染净不分,好坏不分,只管把六识信息执着地传达给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也是染净和好坏不分,全部照单接收,全部储存起来当种子。按照体用关系来讲,第六识是“体”,其余七识是“用”,因为第六识无明愚痴,压制了自性和无意本能,所以其它七识都在污浊的“用”中恶性循环。
《坛经》有一句经文叫“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具体说明转识成智的机理。修行在因地的关键,是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道家、释家都坚持要做功夫,而且要精进用功,功夫精纯,历境练心,见境不动,才能通过功夫得定而“转定为智”。释家说的“转识成智”,其间还有个“定”;如果没有“定”,“识”就无缘转换成“智”。在定中破了法执、我执尤其俱生我执,内脱身心,外除世界,返本还源,回归自性,第六意识便转为不受前五识污染伤害的妙观察智。所谓一念成佛,就是第六意识立即转为妙观察智。第六意识一转,紧接着第七识便转为不再分别执着染净好坏、传递谣言的平等性智,于是根本智慧便出现。
由于“六七因中转”了,便自然呈现“八五果上圆”的奇妙景象和效果——第八识转成舍断习气烦恼的大圆镜智。第八阿赖耶识含有未破无明的自性,即自证分,是善根种子,以及唯一真如自性——证自证分,这是慧根种子。第八识一转,就是证得自证分,人就打破无明,返璞归真,证到本体,从而圆满智慧光明。在第八阿赖耶识的圆满智慧光明照耀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前五识,便转为事功上的成所作智。常言说“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就是“六七因中转”后,获得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作为基础,在功夫的不断精进中,进一步获得第八阿赖耶识圆满光明智慧,并在这个最高智慧的指引下做入世之事。虽然是做入世之事,但和一般人做事大不相同,表现为其行止皆在定中,由于去除常见断见,能够任运自然并自然合道,因此做事功易于成功,能够轻而易举做大事、成大业。
那么这个八大心王,跟大成拳有什么关系?要做到“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释家要经过复杂的五戒十诫修行,就是“戒定慧”,要持戒修行,打坐禅定,才能开启智慧。释家的五戒十诫,大成拳能够“一桩成就”。在桩定状态中,五根自然关闭,一切成为身外之物,还有什么可戒呢?一切空空如也!《楞严经》说“一为无量,无量为一”,《道德经》说“抱一为天下式”,这个“一”和“无量”、“天下”之间有法门通道,而大成拳浑元桩就是一条简捷有效的法门通道。只要“抱一而式”站好桩,各种戒律会自动遵守,一切智慧之门也会自然打开。
一个人发心站桩,总要有所“戒”,戒除不必要和不利的行为,才能数年如一日安静持桩;而加持站桩本身就是“戒”,是持桩者唯行此道的戒律。然而光有“戒”不行,如果不能“定”,那就是空“戒”,因此“定”是关键。有了“定”,才能进入桩定禅乐的大乘之境。身心没有进入大乘之境,没有获得化劲展现这个体用合一的效果,无意本能便深埋在习性之中,偶有开显也是浑浑噩噩;而一旦无意本能受到桩定大乘之境熏习召感,便会以智慧特质和异显机权的面孔勃发出来。
对开启智慧,道家功夫最复杂艰难。道家内丹功法有“三关”:初关小周天炼精化气,要练一百天;中关大周天炼气化神,要练十个月;上关炼神还虚,要练九年。在三关启修之前,还有保养身体、祛除疾病的“筑基”准备过程。道家复杂的三关修炼,大成拳浑元桩也能“一桩成就”。邓名先生的《觉偈》(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7月第2版)书中,《持桩三节》这一篇的第一节“养”,从“独立抱一始”到“灵明独照歌”一段,便是大成拳浑元桩一桩成就、不练自练、自然而成的绝妙功法。为此我作有一偈:“知而不知入真知,不知而知出加持;站而不站入真站,不站而站出三关。”大成拳浑元桩不仅通做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持桩三节》概括的“周天大小活”全过程,而且向前覆盖筑基,是真正强身健体、治病疗疾、开启智慧的绝佳功法。
二O二O年元旦,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张礼义主席在贵州兴义授课,介绍《黄帝内经》和道家关于经脉运行、周天功法的理论,说经气贯通八脉、运行全身一周,需要二刻即三十分钟;脉气在全身运行两周,需要四刻即一个小时。那么我们站桩,就以二刻、四刻、六刻为标准,即每次站三十分钟、六十分钟或九十分钟。每站三十分钟,气血自然打通一个周天。
对道家过三关之后,还有炼虚合道、羽化登仙的果报,这也是大成拳浑元桩修持的必然延伸,就是邓名先生《持桩三节》证知的“契如空空境,桶底尽脱落”、“环宇混沌行,灵明独照歌”、“骨骼起峰棱,肌肉条条落”、“身无挂碍意,葛藤皆断落”、“空洞接宇宙,无我泯安乐”这种智慧开启的无上、无等境界。
儒家怎么讲开启智慧。儒家“四书”的第一书《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共是七个字:知、止、定、静、安、虑、得,可谓儒家的“七步功法”,大成拳也有“七步功法”。儒家的七步功法很完美,但儒家包括孔子在内都没有练好,他们被卡在第三关“定”这个地方。孔子在德行上是一大伟人,但在学识、功夫、智慧方面,他的欠缺和不足很明显。孔子忙于事功,忙着推广他的学问救天下,忙着求官做事,没有安下心来做身体上的功夫,没有成就静定开启智慧,没有做好“戒定慧”这件事情。
但是孔子知道这一关很重要。如何过“定”这一关?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告诫,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看,不符合礼的声音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能说,不符合礼的事不能做,原话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个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上严格管束自己,就是佛家讲的管好眼、耳、鼻、舌、身五根,不让五根肆意妄为来污染意识心灵,让“心”沉静下来。
大成拳非常独到、绝妙、神奇的地方在哪里?第一,站桩本身就有“定”这一关,过不了这一关,站桩只是普通体育运动,是相对位移运动的位静运动而已,只是锻炼身体、祛病疗疾而已,不能开启智慧。第二,大成拳简单易行,一桩成就只管一项,就是“非礼勿动”,其他你想看什么好看的只管看,想听什么好听的只管听,想吃什么好吃的尽管吃。你只要“非礼勿动”把桩站好,就自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以至于“非礼勿思”、“非礼勿写”。像我现在这样,与武术和大成拳无关的东西不去想、不去写。当然也可以去想去写,而且一做就有效果,因为一切事功都是大成智慧,所有功德都是大成事业,而且“拳德道”——全部得到!
只要“非礼勿动”站桩,就自然做到“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大成拳不练自练、一桩成就的特质和内涵,也是《楞严经》讲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楞严法门抓住“一根”,大成拳法就抓住“一桩”,所以大成拳是非常有效率的智慧拳、哲学拳、文化拳。
四
那么站桩如何做到桩定呢?大成拳的具体法门也很多,我是有缘从邓名先生的《觉偈》这本书中,从其中的《知知偈》和《无知偈》上悟到了路径。《知知偈》写道:“一说山川人皆知,可惜知之亦非知。知之不知何为知,欲知知之不在知。茶香酒韵众皆知,可惜知之亦未知。知觉不知何为知,欲知知知不沾知。”《无知偈》说:“一诺言知之,立堕入无知;无知知知之,知之亦无知。知去哪里了,笑看人知之;知之得去知,去知亦无知。”邓名先生这两首偈里边,有两个“知”:一是主位本体的能知,一是宾位客体的所知。站桩时一念断掉所知,剩下能知,便是人天合一的境界。我发现做起来很容易,不知为什么以前去做会那样困难。例如夜间起来小解,常会有凡尘影事干扰,使得心随境转睡不着觉,但一念断掉纷纷扰扰的所知,就会很快入睡,真是很简单,真是涅槃无漏真净。人生多奇妙,来不及思考,曾写过一首偈,记录这种做功飞跃的心境:“去掉所知能知行,惚兮恍兮体幽真。吾生结缘知知偈,求得一字别千门。”
就因为这个启示一下打开心门,我在收集初编邓名先生《觉偈》书稿时,便打破原先按照写作时间先后排序的方式,把专门写大成拳法尤其大成拳浑元桩的诗偈分为“拳一”、“拳二”,其他分为“觉一”、“觉二”、“觉三”,并在“觉一”里边又打破时间顺序,把后写的《知知偈》和《无知偈》排在诗集的第二首、第三首,第一首《觉偈》是书名。这样一来,“觉一”、“拳一”都是描写站成一片、人天合一的本体能知境界,是“观妙”部分;“觉二”、“拳二”则是法门通道,是“观徼”、“观复”部分。当时为这个次第安排写了一首偈:“觉偈开篇唯有知,观徼观复得观止。站桩求物歇脚处,会中妙悟人天师。”
《觉偈》书中这首《知知偈》,与二千五百年前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段经文,进行对比阅读,我一下恍然大悟。这个悟道法门是一脉相承的,我因此写了两段偈:“见道诗章何处寻,诗落邓家数邓名。”“不动道场即知性,一知一片妙觉明;何缘到达知成片,偶得仙经自邓名。”老子和邓名讲的能知知性这个本体,就是站桩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不太理解这个“能知”、“所知”的含义。其实“所知”好理解,世间所有知识和万事万物,邓名先生用“山川”和“茶香酒韵”来代表,都是“知”的对象,这是所知,是宾位信息、对象知识。英文讲的Information和Knowledge都是所知,Learn和study也是所知,都是认识论。即使一个人知道或创造的信息装满全地球图书馆,亦非关能知,因为能知是真我、本我、自性,而所知是外物、万法、外境。我们世间生活,天天就做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讲的“为学日益”这件事,千百年来极少例外,可谓“知识越多越反动”,离道、离能知本体很远。而能知本体,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接近的那个“黑咕隆咚”。套用南宋诗家严羽《沧浪诗话》的名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曾写过一偈来说明所知远离能知的实相:“全知山川全无用,三千须弥唯臃肿;知有别才别万法,非关学问学无功。”
能知是什么?比如唐朝著名的天皇道悟禅师生病,他跟普通人一样叫痛。弟子都觉得脸上无光,恳请师父不要叫唤,说师父是得道高人,这样哎哟叫痛会名誉扫地。禅师说:我叫痛,但有一个不痛的东西在里边,你们知道不?徒弟说不知道。师父说你们不懂,叫痛的不是我,那个知道痛而自身不痛的才是我。二O二O年八月,在上海书展《觉偈》新书第一版发布会上,我打比方说明这个能知。我说比如你回家时,夫人说你喝酒醉了,你就说我是喝醉了,但有一个不醉的东西在里边,你知道不?夫人说不知道。你说那个喝醉的不是我,在醉的后边有个不醉的知性,就是知道醉的那个“知”,并没有醉,那个能知的自性才是我。你就守住这个“知”,这就是能知知性。守住能知知性,就不会醉酒误事,因为醉是“用”上终端,而开端“本”体没有醉,而且还可以继续喝,继续醉!
我们站桩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找到这个能知本体、感应道交、人天合一的境界。你说我站桩站错了,姿势不对,可是你知道站错的那个能知本身,却是不对也不错,能证到这个境界,就人天合一了。《知知偈》就这么厉害,它让我突然就轻松开窍了,并体认到南怀瑾先生叫做“黑咕隆咚”的那个东西!这个“黑咕隆咚”,就是《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知性。
这个能知的本体知性,历来叫法很多,比如道家叫“道”、“大道”;佛家叫“能知知性”、“能见心性”、“第一义谛”、“一真法界”、“了义法相”、“甚微细智”、“明心见性”、“自性”、“佛性”等。邓名先生在《煮雪》和《觉偈》书中,有多个代名词,如“心画”、“本能”、“本心”、“初心”、“知见”等。其中“初心”用得最多,为什么?因为“初心”这个第一义谛,是处在一真法界和《华严经》讲的“了一切法真实性”的初位,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现前,与“一切菩萨从初发心”的“初发心”完全同义。其实叫什么名称无所谓。我比较喜欢唯识学称呼的“自证分”,非常形象,很有见地。关键是要做功夫,比如站桩或打坐入定去体验、证悟它。证悟这个站桩的最高知性境界,叫“证自证分”。
老子《道德经》说“知不知上”的第一个“知”(体悟、证知)和“不知”,“不知知病”的第一个“知”(体悟、证知)和第二个“知”,都是能知。为什么强调“不知”呢?因为你要通过读书万卷的知识研究,是不可能了解知性的。知性的特质、属性是不知,是能知,或者说是不知的能知,就是邓名先生的《知知偈》说的“可惜知之亦非知”、“知之不知何为知”、“知觉不知何为知”、“欲知知知不沾知”的最后一个“知”。“茶香酒韵众皆知”的“知”,“可惜知之亦未知”的第一个“知”,“知觉不知何为知”的第一个“知”,“欲知知了不沾知”的第一个“知”,则是所知。能知是体,所知是用,所知是帮助理解和证知能知的法门。能知是自证分,通过所知比如站桩,来合一人天,就叫证自证分。
在《觉偈》书中,紧接着《知知偈》的是另一首《无知偈》。《无知偈》的口气比较硬,意思就是——前边讲《知知偈》你不懂,你又要去守那个不知,用烦恼去寻求清净,把能知变成所知,把本体转为客体;那么《无知偈》就要打屁股,还要骂,有点像老子说“不知知病”那种骂了。
邓名先生的《知知偈》,揭示了站桩开启智慧的最高境界和法门。《知知偈》和《无知偈》讲了两个“知”:一个能知,一个所知。站桩松静、自然、平衡,扫除万虑,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就是《大成拳经》讲的“使人体与大气相结合”,是不是把所知关闭了?五根六根不是也关闭了吗!就剩下一个能知,这就是邓名先生在《二人集——守望与回归》(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年4月第1版)专文所写的“站成一片”。其实说“守”也不对,你去体认,智慧就开了。
释家最高经典《楞严经》有一段重要经文,说“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意思是见到光明的能见,本身并不是光明,见到黑暗的能见,本身并不是黑暗。接着还有:“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有天晚上我站桩后默诵邓名先生的《知知偈》,忽然一闪念,把《楞严经》这段经文的第一个“见”字,统统换成邓名先生《知知偈》的“知”字。那就是——“知明之时,知非是明;知暗之时,知非是暗;知空之时,知非是空;知塞之时,知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知见之时,知非是见,知犹离见,知不能及。”最后四句经文表示所见的“见”字,也可以换成邓名先生表示所知的“知”字,那就是——“知知之时,知非是知,知犹离知,知不能及。”这个“及”,便是英文“及物动词”、“非及物动词”的“及”;“不能及”就是不能带宾语,因为是主体能知。我当时那个醍醐灌顶的清凉感,茅塞顿开的欢喜心,除了体认,真是没有办法形容!但我还是用一首偈来勉强形容:“楞严知见不立知,立知便是无明时;知知去知又去去,不去而去法王子。”看到这个“法王子”,要感谢邓名先生的“知知偈”,所以《觉偈》是一本人生和大成拳的智慧之书,如果要修学大成拳开发智慧,这本书是重要必读的参考指南。
绝大多数人学大成拳,不是要做职业拳击运动员,而是通过大成拳强身健体、祛病疗疾,尤其开发智慧,把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事业中去。做到这个时候,我们会深切理解张礼义主席在《大成拳研究》第59期里边写的《师门与规矩》讲的一句话;“你大成拳都敢练,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如果拳修者没有从练拳实践中获得健康与智慧(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能做好所有事、克服所有困难吗!所以我们开始只是把大成拳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治病疗疾的方法,可是学到最后,它是一种开智、益智的功夫法门,你会按照大成思路去成就事功,把所有工作都做成大成事业,而且“拳德道”——全得到!
(陈嘉珉,壬寅年庚戌月)
陈嘉珉,周易管理哲学家,武林诗人,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副主席,上海大成拳分会会员。著述经济、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千万言。主要创新理论有:外层原因;易经别解;老子易解;董仲舒易解;人生折腾-超越知识;投资定律;建设理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