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为什么不在家迎接林黛玉?贾母提到“远客”戳穿冷子兴的谎言

君晓吖侃红楼 2025-01-08 18:34:55

《红楼梦语言话术》032

话说林黛玉与贾母祖孙相见,老太太一把抱住外孙女,喊着“心肝儿肉”的哭起来。林黛玉自然也跟着哭。旁边众人闻之也都垂泪。于是满屋子哭成了一团。

关于此处的哭也是人之常情。闻悲而伤,倒不能说其他人“猫哭耗子”。当然,这种眼泪是受感染而哭,就像看剧、看电影一样。其中真正伤心贾敏之死的怕是没几个,即便邢王二夫人也是如此。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黛玉一一拜见了。贾母又叫:“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初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引程甲本第三回)

众人待贾母哭过后便慢慢劝住,林黛玉才正式向外祖母跪拜行礼。贾母也一一向她介绍家中众人。大舅母邢夫人,二舅母王夫人和寡表嫂李纨等三个“无事人”当时在侧,也都一一拜见过。

此时贾母讲了一句话非常重要,要格外注意。只听她吩咐“请姑娘·们来”,还说来了远客,不用去上学了。这里提到了“远客”和“上学”两个词汇。

先说“远客”。

林黛玉远道而来,从扬州进京自然算是“远客”。而之所以是“客”,也源于她是林家的女儿,贾府的外孙,表小姐的“娇客”。

“客”字突出林黛玉此时身份,是姑老爷林如海寄养在贾家的女儿,这次来,只是跟着外祖母接受教育。

不过程甲本的回目是“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脂评本则作“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很难说这两个回目到底哪一个是曹雪芹的原意或者终稿。皆因林黛玉此时既不是“孤女”,也没有被荣国府“收养”。她还是林家的女儿。但“孤女”和“收养”二词,日后都成为事实。

三年后林如海去世,林黛玉彻底成为“孤女”被荣国府收养成为“养女”,此时的“远客”日后成为自家女儿。第二十二回,贾母给薛宝钗生日时,原文就提到外客只有薛家母女和史湘云。林黛玉的身份已由“客”转变为贾家养女。

再说“上学”。

三春没有陪在贾母跟前等候表姐妹林黛玉。她们此时不在家中定在书房。否则三春跟着贾母住,没有道理不出场,还要派人去请。

而三春作为女儿尚且上学,就凸显出贾府重视教育,贾母也并不是溺爱孩子是非不明。

贾家四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肯定不是天生就会。而是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学习。而“琴棋书画”严格来说都不属于日后薛宝钗对林黛玉提到的女儿女工针黹的“本分”。贾母却不但让她们读书,还学习这些“外事”,可见其思想的开放。

冷子兴嘲笑贾宝玉不学习的原因是老太太溺爱不明,耽误孙子的学习和进步,这是他一个外人不了解内情的胡言夸语。

曹雪芹先用冷子兴的道听途说讲述一个贾府,再用林黛玉的亲身经历揭开一个贾府,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贾宝玉不学习,不耽误他惊才绝艳的博学和灵性十足的诗词文章水平,以及阳光开朗自由的个性。

这种孩子放在如今,妥妥就是学霸和别人家的好孩子。他只是对“考公”和当官没兴趣,却对其他文化和艺术有莫大的兴趣和追求。贾母只是阻止他父母逼着“考公”,对他的学习却一点都没落下。

三春的出色比较起贾宝玉尚且逊色,足以说明他的才气。曹雪芹有意借贾母之言提起“上学”,实际就是对冷子兴故作知情的讽刺。

随后贾母还问到林黛玉读什么书,也侧面佐证老太太对子孙教育的重视。只是她本人并不觉得科举仕途是唯一路径,毕竟他们家也不十分需要贾宝玉走仕途。

至于关键的识人认人,贾宝玉什么材料,贾母从小就知。不是那个料就不要强求,才是真的“识人之明”“因材施教”。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1 阅读:358
评论列表
  • 2025-03-11 07:57

    在古代尤其是红楼梦,你不走科举正途,很难翻身,经过贾珠之死,贾母心里已经冷了,对于科举她还是支持的,对于宝玉不爱读书,不爱科举,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贾宝玉想走科举贾宝玉必然支持,不想走科举,贾母不会逼贾宝玉,错就错在贾宝玉太自以为是,生活在自己梦中,觉得一切都不重要,如果贾宝玉走科举之路,有个功名,也许和林黛玉还是有可能的,之前一个秀才,或者举人,定然不会娶薛宝钗入门,这是拉低门楣,贾宝玉的不作为,加上林黛玉身体原因,多数作为王夫人宁愿娶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如果以王夫人的作为母亲的出发点,王夫人的做法是没错的,包括现代社会也没哪个母亲会让儿子娶一个这样的林黛玉,久病不愈是大忌,就是父母久病不愈,也会如此,将心比心,从所有现实来看,我也不看好林黛玉和贾宝玉。

    半月方塘 回复:
    科举不是贾府出路,贾敬就是例子,所以最智慧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反对科举,王侯家族靠科举不现实,贾雨村科举还得靠五品官贾政才能上位,王侯家靠政治靠山和家风。即投靠新皇和林黛玉晴雯管家,可惜都没有
  • 2025-04-02 12:33

    林黛玉进府实际写的是第二代东林党进京的崇祯初年,两封书信催的就是历史上的两道圣旨,和贾雨村为了功名(李自成攻明)同时进京。此次,表面上热闹,实际地位很低(也就是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命),当天王熙凤(崇祯)给林黛玉做衣服(地位定位)用的是缎,缎是宫廷中最低等的料子,说明东林党地位低。回头看贾敏才是第一代东林党,风光的从贾府(朝廷)外嫁南方(东林党创始人都是朝廷退下来的文人),曾生了第二个子女儿子,三岁死了,指东林党第一代历经两朝,在第二朝三年被灭(即天启四年被阉党所灭)。

君晓吖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