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作为一部难得的国产良心历史剧,开播以来好评如潮,时至今日仍旧盛况不衰,为此解读的视频和文章数不胜数。这一方面是因为该剧选人到位,诸如焦晃饰演的康熙,唐国强饰演的雍正,王绘春饰演的八爷等等,都是响当当的老戏骨,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戏,是当今只知摆酷的流量明星所不能比的;
另一方面则是编剧用心,设计的各种故事场景均是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看完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甚至有的戏份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比如《雍正王朝》前半部的九子夺嫡,就是让人爱不释手的精彩戏份。
虽然作为一部历史剧,主角的突出是必然的,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整个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当时的雍正当时只不过是“各种不讨好”的四爷,一无钱财,二无群众基础,身边只有一个容易冲动的“大老粗”十三爷。
而更要命的是,四爷性格上的“冷面”缺陷又让朝中大臣对他敬而远之,与中华文明倡导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可谓南辕北辙,故而这相较于两岁便被册封为储君的太子爷,以及网罗了朝廷一干重臣、组建了八爷党的老八来说,实力确实不够看。编剧估计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特别安排了一个神一般的人物——邬思道伴其左右,为其“造神”,这才博得了主角应有的亮眼地位。
好在有邬思道的“开天眼”以及帝王心术的倾囊相授,“无依无靠”的四爷终于跌跌撞撞、如履薄冰地通过了历次考验,夺嫡之夜独自来到了康熙的榻前,在被老爷子一顿掏心掏肺的讲话之后,终于获封大位继承权。
夺嫡之夜,四爷继承皇位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
但这个时候说他顺利通关还为时过早,因为屡败屡战的八爷还在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纵然康熙临终前将诸位皇子叫到跟前,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出了“传位于四阿哥”的遗言,但因为声音太小,说完便一命归西。于是老八故意装作听不见,大呼已经神游的康熙:皇阿玛,大位究竟传给谁?这就为后来的激烈争辩以及四爷“皇位不正”的骂名打下了基础。
虽然康熙留了一手,早已拟好遗诏放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并让隆科多负责念遗诏,并让张廷玉监督。但是众所周知,隆科多是出了名的墙头草,风往哪边挂他就往哪边倒,非常的靠不住。隆科多说是取遗诏,结果迟迟不归,结果十三爷人一到,立马现身,非常能说明问题。
至于张廷玉,更是人精一个。他拥有纵横官场的智慧,但绝不是敢捍卫正义的人。故而在雍正继位后,虽然明知雍正封诺敏为天下第一巡抚草率了,但就是当面不反对,只是出事了以后才事后诸葛亮地说当时本想劝的,但又怕影响皇上进取之心的话,这一点他跟孙嘉诚比差远了。
也正是因为张廷玉这般“小心谨慎”,他明知道康熙传位于四爷,与八爷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八爷,他愣是大气不敢喘,只是暗示性地将四爷扶到里屋,然后待四爷心领神会地暗地里调兵遣将,然后十三爷大军一到,张廷玉这才打起了精神,义正严词地喝令八爷党跪拜新君。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廷玉也不愧是墙头草一枚,只是较隆科多之流好那么一点。
由此可见,虽然康熙临终前精心布置,但四爷顺利继承皇位仍然风险极大,如果不是张廷玉的暗示、四爷的心领神会以及张五哥的忠心,恐怕四爷继承皇位大概率是无望了,因为若是八爷“智商在线”,只消布置一番,很有可能皇位将会落到八爷或者十四爷之手。
四爷继承皇位的风险源于八爷准备妥当
作为“屡败屡战”的八爷,在历经前几次事件的栽跟头之后,八爷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与皇位是彻底绝缘了,因此在康熙意欲钦定大将军王之时。八爷召集了八爷党骨干成员陈述了大将军王的伟大意义:受封大将军王便是未来的储君的资格。
十四爷一听心领神会,立马试探性地问道:“八哥,我是不是上个奏折,保你做大将军王?”八爷当时的内心喜忧参半,也是不经意说出了心里话:“十四弟,这个位置我争不过你。”言语中透露了信息:老十四啊,这皇位啊,我比你都没有资格。
也正是意识到局势的凶险,邬思道才会精准看透八爷的心思:按正常途径,八爷肯定不能继承皇位,故而只能铤而走险、乱中取胜。所以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康熙的寿辰上搞了个“死鹰”事件,也才会在夺嫡前夜,命令城外的丰台大营营长成文运厉兵秣马,只等他一声令下了。
可是这个时候就非常奇怪了,按说八爷在听到康熙临终前的“传位于四爷”,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后,应该立马命人出去调集成文运兵马包围畅春园,然后逼迫在场的人认可他八爷或者十四爷继承大位,而不是“智商清零”,只知道干着急、发脾气,留着成文运被人宰,这确定没有问题?
八爷“智商清零”,迟迟不调度兵马,是九门关闭的原因吗?我看九门就是个笑话
有人说京城九门关闭之后,成文运纵然兵力充足,也无法打进来。我觉得九门就是个笑话。首先九门掌握在墙头草隆科多手中。隆科多取遗诏迟迟未归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不是取遗诏,而是静观其变,就看九门外谁带兵前来,是成文运还是十三爷?如果是十三爷,那么就正常读遗诏,如果是成文运,那么就想想怎么措辞了。反正他读的时候,畅春园的人都低着头跪在地上,谁会抬头较真他念的是不是原文?
而且进一步说明九门是笑话的依据便是后面的逼宫大戏。那个时候隆科多成功被八爷收买,准备彻底丢掉墙头草的坏名声,跟八爷沆瀣一气搞倒雍正。于是在朝中大臣上朝之后,隆科多亲自督办,挨个大门检查并下令: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来。结果已成废人的老十三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扛着两个犯人进来了,你说这九门是不是笑话?
所以说《雍正王朝》中的夺嫡之夜,准备妥当的八爷本来应该当机立断,招呼成文运包围畅春园,然后逼迫众人承认八爷党继承大统,结果不知为何“智商清零”,只知干着急,这其中肯定有问题。是不是编剧的问题,我不能说。
加上康熙王朝,这俩感觉就是舔前朝的
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