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少见的20种蔬菜,吃过10种以上,绝对是行家

凡码聊美食 2025-04-05 10:33:20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蔬菜王国。除了土豆、白菜、萝卜这些南北各地常见的蔬菜外,还有很多比较小众的蔬菜,特别是对于北方人来说,有些是闻所未闻。下面就为大家20种蔬菜,吃过10种以上的肯定是行家。

1、地环

地环,又叫螺丝菜、宝塔菜、甘露子,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适应性强,易成活,根茎洁白,螺旋盘绕,口感清脆,最适合制作酱菜,早晨喝粥时来上一点,下饭又爽口。

2、象牙菜

象牙菜,又叫草芽,是云南建水独有的食材,外观白嫩弯曲,像是缩小版的象牙,因而得名,常常生长于水田、池塘中,富含一二十种氨基酸,口感脆甜鲜嫩,适合凉拌、清炒、炒肉、煲汤。

3、海菜花

海菜花,又叫水白菜、龙爪菜、水莴苣,生长在河湖沟渠、池塘水田中,对水质要求很高,在我国两广、云贵川等地区都有种植,营养价值高,适合清炒、煲汤,味道鲜美,入口滑嫩。

4、甜菜根

甜菜根,又叫甜菜头、紫菜头、火焰菜,适应性极强,耐寒又耐热,在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均有栽培,其色泽紫红,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既可以炒菜、腌制,还可以榨汁。

5、佛手瓜

佛手瓜,又叫洋丝瓜、拳头瓜,色泽浅绿,呈倒卵形,因形如佛手而得名,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普遍种植。佛手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口感鲜嫩,适合凉拌、煲汤、酱菜。

6、洋蓟

洋蓟,又叫朝鲜蓟、法国百合,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我国云南、山东等地种植规模较大,颜色翠绿,形如松塔或宝莲灯,可食用部分很小,被称为“公摊面积最大的蔬菜”,常用于西餐。

7、沙松尖

沙松尖是云南春季限定蔬菜,是油杉的嫩叶,这些油杉为高大的乔木,采摘起来非常困难。沙松尖有股特殊的香味,非常适合凉拌,只需焯烫几十秒,再加入调料拌匀即可。

8、四角豆

四角豆,又叫四棱豆、翅豆,因其豆荚呈四棱形而得名,广泛分布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四棱豆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绿色金子”,口感清脆爽口, 适合清炒或者炒腊味。

9、竹叶菜

竹叶菜,又叫竹节菜、兰花草,因其叶如竹叶而得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菜,在我国南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竹叶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适合煲汤、清炒、凉拌。

10、抱子甘蓝

抱子甘蓝,又叫芽甘蓝,植株矮小,因其长满如甘蓝般的小叶球而得名,我国种植抱子甘蓝只有几十年历史,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它既可以作为观赏蔬菜,也可以食用,肉质脆嫩,甜味浓郁,经常被用来烤制和炒制。

11、冰菜

冰菜外观比较特殊,表面像是长满了小冰晶,晶莹剔透,原产于非洲一带,在我国山东等地种植较多。冰菜富含植物低钠盐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比较高,被誉为“贵族蔬菜”,适合凉拌冰菜、沙拉冰菜、清炒、煲汤。

12、刺脑包

刺脑包,又叫刺老包、椿头,像香椿一样属于树木的嫩芽,属于药食同源植物,富含黄酮类、总皂甙、多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最适合凉拌、炒肉。

13、洋瓜根

洋瓜根就是佛手瓜的根部,形如红薯,个大圆润,口感软糯,云南地区产量最高。特别适合用来炖排骨、炖猪脚、炖老鸭,汤汁浓郁,营养滋补,是当地人冬季餐桌必备。

14、海船菜

海船菜,又叫木蝴蝶、千张纸,生长在紫薇科落叶小乔木上,是傣族人最爱吃的蔬菜之一,味道微苦回甘,可以凉拌、炒菜、蘸酱、油炸,风味独特。

15、臭参

臭参,又叫臭药、兰花参,因形如人参而得名,是云贵高原特有的食材。臭参气味特殊,外地人第一次很难接受,却是当地人的心头爱,用来炖鸡、炖排骨、蒸腊肉,非常美味,通气效果极佳。

16、刺五加

刺五加,又叫刺拐棒、一百针,生长于山林中,在我国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比较常见。刺五加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入口微苦,适合凉拌、做馅、煲汤。

17、鸡头米

鸡头米,又叫芡实,生长在南方地区的荷塘中,特别是苏州的鸡头米最为出名。鸡头米的药用价值很高,有补肾、健脾胃、祛湿气有很好的作用,用来制作糖水,软糯香甜,老少皆宜。

18、菱角

菱角也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地,其形状独特,有两个角或四个角,果肉粉糯香甜,可以生食,也可以煲粥,清香浓郁。

19、阳荷

阳荷,又叫野姜,分布在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喜阴喜湿,常常生长在在山林溪边。阳荷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香味独特,可以凉拌,可以炒肉,也可以制作腌菜。

20、慈姑

慈姑,又叫白地栗、茨菇,生长在南方的荷塘沟渠中,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富含淀粉、蛋白质、胆碱等,适合制作慈姑红烧肉、慈姑排骨、清炒慈姑等家常菜,软糯香甜,回味无穷。

您吃过几种呢?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

1 阅读:103